
作者:范思冲编
页数:368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1113619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基础(第 3 版)(非机械类专业适用)范思冲编王心丰主审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基础”课程是将机械制图、几何量公差、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等多门机械课程的内容,经统筹安排、有机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课程。而《机械基础》教材就是这一整合课程改革的产物和主要成果之一。它具有整合课程的显著特色和其他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因此,本教材被评定为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部级重点教材”,同时又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教材内容包括:制图基础,机械图,零件的受力分析、失效分析和材料选择,常用机构,机械传动和轴系零、部件等,共六篇十六章以及附录。制图部分还有配套的习题集同时修订出版。本教材适合于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电气信息类等非机械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各种类型高等学校本、专科非机械类专业学生使用,还可供工厂、科研、设计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特色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基础(第3版)》适合于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电气信息类等非机械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各种类型高等学校本、专科非机械类专业学生使用,还可供工厂、科研、设计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篇制 图 基 础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1
第一节制图的基本规定1
第二节制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11
第三节几何作图16
第四节平面图形的分析、画法和尺寸
注法21
第二章制图原理25
第一节投影法25
第二节立体的三视图27
第三节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33
第四节带切口立体的三视图38
第五节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40
第六节立体表面交线43
第七节画组合体的三视图和标注尺寸54
第八节读组合体的视图61
第九节轴测投影图68
第三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79
第一节视图79
第二节剖视图82
第三节断面图90
第四节图样简化画法93
第五节机件表达方法小结和综合应用
举例96
第二篇机械图第四章标准件和常用件100
第一节螺纹100
第二节螺纹紧固件108
第三节螺纹紧固件的联接形式及其画法110
第四节键联接115
第五节销联接116
第六节弹簧117
第五章零件图121
第一节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121
第二节零件上的工艺结构121
第三节零件图的表达方法125
第四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125
第五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129
第六节零件图的技术要求132
第七节画零件图和读零件图151
第六章装配图155
第一节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155
第二节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57
第三节装配图的视图选择158
第四节装配图的尺寸和技术要求159
第五节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
明细栏160
第六节画装配图162
第七节读装配图162第三篇零件的受力分析、失效分析和材料选择第七章零件的受力分析和计算168
第一节静力学的基本概念168
第二节静力学公理169
第三节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71
第四节平面汇交力系175
第五节力矩和平面力偶系178
第六节平面一般力系180
第七节平面平行力系184
第八节物体系统的平衡185
习题187
第八章零件的失效分析和计算191
第一节轴向拉伸与压缩191
第二节剪切与挤压198
第三节扭转201
第四节弯曲208
第五节压杆稳定218
第六节交变应力219
习题221
第九章零件的材料选择226
第一节金属的晶体结构和铁的同素
异构转变226
第二节铁碳合金及其相图227
第三节钢的热处理233
第四节工业用钢243
第五节铸铁246
第六节有色金属及其合金247
第七节工程塑料250
第八节复合材料250
第九节零件的材料选择251
习题252机械基础(第3版)[1]Ⅵ第四篇常 用 机 构第十章连杆机构256
第一节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
应用256
第二节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259
第三节连杆机构的运动设计262
习题264
第十一章凸轮机构266
第一节凸轮机构的分类、特点和应用266
第二节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268
第三节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273
第四节凸轮与滚子的材料、热处理以
及凸轮零件图277
习题278
第五篇机 械 传 动第十二章带传动279
第一节带传动的分类、特点和应用279
第二节V带传动中的几何参数和几何
关系280
第三节V带和V带轮的结构、尺寸
和标记282
习题286
第十三章齿轮传动287
第一节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287
第二节渐开线的形成及其性质288
第三节渐开线齿廓啮合的几个重要
性质289
第四节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
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291
第五节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294
第六节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295
第七节斜齿圆柱齿轮传动295
第八节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298
第九节圆柱齿轮的结构设计300
第十节圆柱齿轮的零件图300
第十一节直齿锥齿轮传动301
习题303
第十四章链传动305
第一节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305
第二节滚子链链条306
第三节滚子链链轮308
第四节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润滑311
习题312第六篇轴系零、部件
第十五章轴313
第一节轴的功用和分类313
第二节轴的设计314
习题323
第十六章滚动轴承324
第一节滚动轴承的特点和结构324
第二节滚动轴承的游隙和接触角325
第三节滚动轴承的分类326
第四节滚动轴承的代号方法328
第五节滚动轴承的选择330
第六节滚动轴承的画法336
习题338
[1]Ⅶ附录339
附录1标准尺寸339
附录2常用化学元素符号339
附录3普通螺纹340
附录455°非密封管螺纹341
附录5梯形螺纹342
附录6六角头螺栓343
附录7双头螺柱344
附录8开槽螺钉345
附录9十字槽螺钉346
附录101型六角螺母347
附录11普通垫圈348
附录12标准型弹簧垫圈348
附录13普通平键349
附录14(a)圆柱销350
附录14(b)圆锥销350
附录15紧固件通孔及沉孔尺寸351
附录16深沟球轴承352
附录17角接触球轴承353
附录18圆锥滚子轴承354附录19单向推力球轴承355
附录20标准公差数值356
附录21轴的基本偏差数值356
附录22轴的极限偏差357
附录23优先用途孔的极限偏差361
附录24几何公差的公差值362
附录25金属热处理工艺分类及代号363
附录26加热方式及代号363
附录27退火工艺及代号363
附录28淬火冷却介质和冷却方法及
代号363
附录29碳素结构钢的种类、牌号及
应用364
附录30合金结构钢的种类、牌号及
应用365
附录31铸铁的种类、牌号及应用366
附录32铸造铜合金、铸造铝合金、
铸造轴承合金的种类、牌
号及应用367
附录33各种非金属材料的种类、
名称、牌号(或代号)
及其应用368
参考文献369
第一篇制 图 基 础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1
第一节制图的基本规定1
第二节制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11
第三节几何作图16
第四节平面图形的分析、画法和尺寸
注法21
第二章制图原理25
第一节投影法25
第二节立体的三视图27
第三节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33
第四节带切口立体的三视图38
第五节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40
第六节立体表面交线43
第七节画组合体的三视图和标注尺寸54
第八节读组合体的视图61
第九节轴测投影图68
第三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79
第一节视图79
第二节剖视图82
第三节断面图90
第四节图样简化画法93
第五节机件表达方法小结和综合应用
举例96
第二篇机械图第四章标准件和常用件100
第一节螺纹100
第二节螺纹紧固件108
第三节螺纹紧固件的联接形式及其画法110
第四节键联接115
第五节销联接116
第六节弹簧117
第五章零件图121
第一节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121
第二节零件上的工艺结构121
第三节零件图的表达方法125
第四节零件图的视图选择125
第五节零件图的尺寸标注129
第六节零件图的技术要求132
第七节画零件图和读零件图151
第六章装配图155
第一节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155
第二节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57
第三节装配图的视图选择158
第四节装配图的尺寸和技术要求159
第五节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
明细栏160
第六节画装配图162
第七节读装配图162第三篇零件的受力分析、失效分析和材料选择第七章零件的受力分析和计算168
第一节静力学的基本概念168
第二节静力学公理169
第三节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71
第四节平面汇交力系175
第五节力矩和平面力偶系178
第六节平面一般力系180
第七节平面平行力系184
第八节物体系统的平衡185
习题187
第八章零件的失效分析和计算191
第一节轴向拉伸与压缩191
第二节剪切与挤压198
第三节扭转201
第四节弯曲208
第五节压杆稳定218
第六节交变应力219
习题221
第九章零件的材料选择226
第一节金属的晶体结构和铁的同素
异构转变226
第二节铁碳合金及其相图227
第三节钢的热处理233
第四节工业用钢243
第五节铸铁246
第六节有色金属及其合金247
第七节工程塑料250
第八节复合材料250
第九节零件的材料选择251
习题252机械基础(第3版)[1]Ⅵ第四篇常 用 机 构第十章连杆机构256
第一节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
应用256
第二节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259
第三节连杆机构的运动设计262
习题264
第十一章凸轮机构266
第一节凸轮机构的分类、特点和应用266
第二节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268
第三节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273
第四节凸轮与滚子的材料、热处理以
及凸轮零件图277
习题278
第五篇机 械 传 动第十二章带传动279
第一节带传动的分类、特点和应用279
第二节V带传动中的几何参数和几何
关系280
第三节V带和V带轮的结构、尺寸
和标记282
习题286
第十三章齿轮传动287
第一节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287
第二节渐开线的形成及其性质288
第三节渐开线齿廓啮合的几个重要
性质289
第四节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
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291
第五节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294
第六节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295
第七节斜齿圆柱齿轮传动295
第八节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298
第九节圆柱齿轮的结构设计300
第十节圆柱齿轮的零件图300
第十一节直齿锥齿轮传动301
习题303
第十四章链传动305
第一节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305
第二节滚子链链条306
第三节滚子链链轮308
第四节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润滑311
习题312第六篇轴系零、部件
第十五章轴313
第一节轴的功用和分类313
第二节轴的设计314
习题323
第十六章滚动轴承324
第一节滚动轴承的特点和结构324
第二节滚动轴承的游隙和接触角325
第三节滚动轴承的分类326
第四节滚动轴承的代号方法328
第五节滚动轴承的选择330
第六节滚动轴承的画法336
习题338
[1]Ⅶ附录339
附录1标准尺寸339
附录2常用化学元素符号339
附录3普通螺纹340
附录455°非密封管螺纹341
附录5梯形螺纹342
附录6六角头螺栓343
附录7双头螺柱344
附录8开槽螺钉345
附录9十字槽螺钉346
附录101型六角螺母347
附录11普通垫圈348
附录12标准型弹簧垫圈348
附录13普通平键349
附录14(a)圆柱销350
附录14(b)圆锥销350
附录15紧固件通孔及沉孔尺寸351
附录16深沟球轴承352
附录17角接触球轴承353
附录18圆锥滚子轴承354附录19单向推力球轴承355
附录20标准公差数值356
附录21轴的基本偏差数值356
附录22轴的极限偏差357
附录23优先用途孔的极限偏差361
附录24几何公差的公差值362
附录25金属热处理工艺分类及代号363
附录26加热方式及代号363
附录27退火工艺及代号363
附录28淬火冷却介质和冷却方法及
代号363
附录29碳素结构钢的种类、牌号及
应用364
附录30合金结构钢的种类、牌号及
应用365
附录31铸铁的种类、牌号及应用366
附录32铸造铜合金、铸造铝合金、
铸造轴承合金的种类、牌
号及应用367
附录33各种非金属材料的种类、
名称、牌号(或代号)
及其应用368
参考文献3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