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薛忆沩
页数:324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426380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与《一个年代的副本》不同,本书收录了作者之前在报刊上那些“以书为本”的专栏中的主要作品,但这些作品在进入本书之前大都又经过了一丝不苟的改写。其中不少的作品甚至与原作已经判若两篇。
作者简介
1964年出生于湖南。后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2002年起移居北美。1989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遗弃》。在中国文学圈,他是一个被传说的名字,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界最迷人的异类。有批评家认为他的一些短篇小说达到了“博尔赫斯的高度”,并觉得文学界对薛忆沩作品的冷漠是一种羞耻。日前其五本新书:长篇小说《遗弃》、书评集《文学的祖国》、微小说集《不肯离去的海豚》、散文集《与马可·波罗同行》和《一个年代的副本》,由上海文艺、上海三联、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本书特色
语言是文学的祖国。这祖国蔑视阶级的薄利,集团的短见以及版图的局限。这是最辽阔的祖国。这是最富饶的祖国。
——《文学的祖国》
在耶路撒冷长大就意味着在战火中长大,意味着在毁灭的边缘长大。书与耶路撒冷的生活浑然一体。对书的依赖成为耶路撒冷与外界联系的脆弱生命线。奥兹:如果我长大成书,至少有一本可能会幸存下来。也许不会性存在这里,而是在其他的国家,其他的城市,在一座遥远的图书馆里,在一个被上帝抛弃的书架的角落里。
——《想长大成书的孩子》
目录
序
惊心动魄的入口
“圣经”的第一自然段(外一篇)
“圣经’’的第二自然段(外二篇)
那一次没有终点的旅行
两个“普通”的古巴人
第五幕第一场
文学的祖国
在黑暗中窥探
爱情与肥皂
声东击西的精灵
都德的“最后一课”
生活的元素周期表
幸免于仇恨的叙述(外一篇)
最“短”的城市
昨日的岛屿
“我自己”的神话
谁读过卡夫卡?
一个生命的结束
“不”虔诚的拒绝
再一次通灵(外一篇)
用记忆画下的黑玫瑰
化“腐朽”为“神奇”
“战争”与“和平”(外一篇)
暴跌的“略萨”
想长大成“书”的孩子
出自小语种的大作家(外一篇)
故事这样结束(外二篇)
给自己出的难题
鲁迅与诺贝尔文学奖
被低估的贡献
大师眼前的大师(外一篇)
伟大的抑郁
丘吉尔致丘吉尔
“疯狂”的词语
虔诚的拒绝
灵魂之间的距离
错误的预言
最后的变奏(外一篇)
寻找诺尔曼
“回光返照”的身影
滔滔不绝的自己
在这个摩登时代看那个《摩登时代》
她不会在那里
自由的魅力(外一篇)
十二月党人的妻子
与“主义”无关的凯恩斯
暴躁的孩子
神秘的果实
在“两种文化”之间
“秘密书架”
两次进入同一条河流
那个密苏里的孩子
“最后”的日记
最后一天的日记(外一篇)
“专门利人”的孤独
激情的政治(外一篇)
“大地”的回报
其父与其女(外一篇)
耐人寻味的“芝麻”
一个瞬间的两张照片
同一部作品的不同版本(外一篇)
致命的殊荣
坎坷的殊荣
语言,蝴蝶和彩色的螺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