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内科专家说病说保健

封面

作者:杜永成

页数:215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0303413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内科专家说病说保健》由内科专家撰写,涵盖了呼吸科、心血管科、消化科、泌尿科、血液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等方面的百余种常见病的诊治方法及保健处方.”专家说病”简明快捷,浅显易懂,读起来省时、省力;”专家说保健”不同于教科书和药物处方手册,也不是常用的”偏方”和”验方”,而是从饮食、起居、休息、运动、修饰、着装诸方面,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大视角,鼓励病人自己动手营造健康.

《内科专家说病说保健》学、用都很方便,可供关注健康的百姓阅读,也可供内科医师作为案头参考.

作者简介

杜永成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山西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呼吸科疾病工作30余年,有着丰富的内科临床诊疗经验。现任山西省人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美国胸科医生学会资深会员。曾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授予的“全国优秀医院院长”等表彰;被山西省卫生厅评为“山西名医”;获山西省“科技奉献奖“一等奖,获各类科技成果奖11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56篇,出版著

本书特色

《内科专家说病说保健》由杜永成主编,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医院资深学者和名医专家撰写,内容涵盖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百余种常见内科疾患的诊治方法及保健处方。专家说病,浅显易懂、言简意赅;专家说保健,科学合理、实用性强。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篇 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症

细菌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衣原体肺炎

军团菌肺炎

病毒性肺炎

肺脓肿

肺结核

间质性肺疾病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胸腔积液

自发性气胸

肺栓塞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甲型H1N1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第二篇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高血压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梗死

二尖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感染性心内膜炎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炎

急性心包炎

梅毒性心脏病

血脂异常

第三篇 消化系统疾病

肝硬化

胃食管反流病

慢性胃炎

脂肪肝

功能性消化不良

结核性腹膜炎

肝性脑病

大肠癌

肠结核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消化性溃疡

食管癌

胃癌

原发性肝癌

急性胰腺炎

上消化道出血

肠易激综合征

铅中毒

酒精性肝病

第四篇 泌尿系统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炎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间质性肾炎

镇痛剂肾脏病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慢性肾衰竭

尿路感染

第五篇 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

缺铁性贫血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细胞减少症

白血病

淋巴瘤

过敏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六篇 内分泌系统疾病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垂体腺瘤

尿崩症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Graves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

希恩综合征

低血糖症

肥胖症

骨质疏松症

皮质醇增多症

痛风

亚急性甲状腺炎

周期性麻痹

第七篇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风湿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塞病

硬皮病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干燥综合征

骨关节炎

节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吴世满 教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最常见的一类呼吸道传染病,常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引起.不同的年龄、性别以及生活在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均可患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季多发,多为散发,气候突变时可以流行.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常无交叉免疫,故可反复发病.

本病的诱因多为受凉、淋雨和过度疲劳.普通感冒主要的临床表现多为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音嘶哑.咽炎和喉炎表现为咽部发痒、有灼热感、咽痛,有时出现吞咽、讲话困难和咳嗽.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软腭、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咽、结膜热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和流泪.细菌性咽扁桃体炎表现为起病急,发热,体温达39℃,咽痛.此外,尚可并发鼻窦炎、中耳炎和气管炎、支气管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进行血象检查,合并细菌感染可进行痰细菌培养.

第一篇 呼吸系统疾病

加强体育锻炼,坚持有规律、适合个体的体育活动,如体操、散步、慢跑、太极拳以及各种球类运动,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抵御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如果发生了上呼吸道感染,应戒烟,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食用易于消化、清淡的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病人隔离,预防交叉感染.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季节,要适当服用一些抗病毒的西药或中成药(如板蓝根冲剂),在干燥的室内可以适当增加湿度,也可用食醋熏蒸.

应用流感疫苗.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故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用于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但可以根据每年流感流行的趋势监测,在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应用疫苗.

上呼吸道感染时,一般采取对症治疗,选用一些解热镇痛类药物和减少鼻咽充血及分泌物的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适宜的抗生素.

慢性支气管炎

许建英 教授

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以老年人多见,是一种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在寒冷季节,易反复急性发作.若不积极预防和治疗,病情进展常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发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北方高寒地区发病率较高,50岁以上病人多达13%左右.吸烟、大气污染、病毒和细菌感染、过敏因子的刺激及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遗传等因素与”慢支”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见的症状可概括为”咳、痰、喘、炎”四症,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轻者仅有轻度咳嗽,少量黏痰,合并支气管感染.冬季气候突变时,病情加重,可引起急性发作,尤以夜间或清晨为重,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泡沫状,急性发作时呈脓性痰.部分病人有喘息症状,早期没有气促,反复发作数年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逐渐出现气促.

检查方法有胸部X射线透视或拍片、肺功能测定、血气分析,急性发作时血常规化验、痰病原学检查等.戒烟.消除和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烟雾、粉尘、刺激性气体等的接触和吸入.

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根据病人的爱好,可选择体操、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及一些球类运动.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要注意适当增减衣服,在流感季节可以适当服用预防感冒的药物或进行室内食醋熏蒸.

做适宜的耐寒锻炼,可以预防感冒.具体方法:采用经常性的颜面部、鼻部、胸部、四肢暴露部位的按摩.同时可配合冷水洗脸和冲洗鼻腔等.

简易的呼吸操,可在呼吸科医护人员指导下,做保健操、登梯练习.呼吸操可参见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护理人员制作、山西音像出版社发行的?呼吸保健操?VCD.

进食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的食物和水果.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可试用免疫调节剂和中药.

急性发作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或静脉点滴抗生素、解痉平喘以及祛痰镇咳等功效的药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许建英 教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引起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骨骼肌萎缩、骨质疏松,并可引发糖尿病、冠心病等.

COPD是一常见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近期流行病学调查,我国40岁以上人群COPD约占8畅2%.其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人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就要考虑有COPD了.如果疾病迁延不愈,可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OPD常因呼吸功能逐渐减退,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慢性支气管炎并发COPD时,往往在咳嗽、咯痰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早期多在活动后,如上楼、快步行走、登山、爬坡时感气急,后发展到走平路时亦感气急.若在说话、穿衣、洗脸乃至静息时有气急,提示肺气肿相当严重.通气功能障碍时,胸憋、气促加剧.呼吸衰竭时,有发绀、头痛、嗜睡、神志恍惚等症状.肺气肿病人易并发自发性气胸、肺部急性感染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检查方法有肺功能是确诊COPD必需的检查项目.此外还应该做胸部X射线、心电图、血气分析等,有条件者行胸部高分辨CT.

COPD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病人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和忧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戒烟,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烟雾、粉尘、刺激性气体等的接触和吸入.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呼吸肌功能锻炼,作腹式呼吸,缩唇缓慢呼气,以加强呼吸肌、膈肌的活动能力.

康复治疗,可在呼吸科医护人员指导下做保健操、登梯练习等.呼吸操可参见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护理人员制作、山西音像出版社发行的?呼吸保健操?VCD.

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舒张支气管药物,如噻托溴铵粉剂吸入、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茶碱类药物等.对痰不易咳出者可应用祛痰药,如盐酸氨溴索、羧甲司坦或N乙酰半胱氨酸等.

家庭氧疗,缓解期动脉血氧分压≤55mmHg① 者,最好每天吸氧15小时以上,吸氧流量1~2升/分钟,可以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有并发症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可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

例如,局限性肺气肿或肺大泡等,行肺减容术有时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①1mmHg≈133帕,后同.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施熠炜 主治医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肺疾病、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扩大、肥厚,甚至发生右心室衰竭的心脏病.在我国本病80%以上都是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

慢性肺心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某项抽样调查表明,患病率约0畅46%,病人年龄多在40岁以上,寒冷地区较温暖地区患病率高;高原地区较平原地区患病率高;农村较城市患病率高.

本病发病缓慢,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人,一般要经过10~15年才会发展成慢性肺心病.其临床表现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表现为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及酸碱失衡改变的症状和体征.

明确诊断,需作如下检查:

(1)X射线胸片:观察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肥厚改变.

(2)血气分析:一般表现为Ⅱ型呼吸衰竭.

(3)其他检查:如心电图、心电向量图、超声心动图、肺功能等检查,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厚变化.

第一篇 呼吸系统疾病

缓解期治疗(预防):采取冬病夏治的方法,增强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急性发作.

(1)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酌情、规律使用支气管舒张药.

(2)尽量避免、减少外界加重因素,如烟雾、粉尘、吸烟,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3)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注射流感和肺炎疫苗;加强身体锻炼、进行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改善呼吸功能,如做呼吸保健操,以便改善通气,每日两次,每次10~20分钟.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滋阴养肺类中药.注射核酪注射液,内含多种氨基酸,是体内蛋白质合成的必需物质,用后可提高气管、支气管内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提高免疫功能.

(4)家庭氧疗:长期持续低流量吸氧可降低肺动脉压、减少急性发作,采用家庭给氧的方法,在活动或锻炼时用鼻导管吸入.

急性加重期应住院治疗: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积极控制感染,控制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最好住院治疗.使用抗生素、支气管舒张药、糖皮质激素、抗心衰强心类药物,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

支气管哮喘

施熠炜 主治医师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气道炎症由多种炎性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如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全球约有3亿病人,我国的哮喘患病人数超过1500万.哮喘患病率因国家和地区不同而异,为0畅3%~9畅2%.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哮喘可以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伴有哮鸣音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约2/3的哮喘是由多基因遗传导致的.与过敏体质,接触或吸入尘螨、花粉、动物毛屑,刺激性气体,感染,运动,药物,职业,情绪波动等因素有关.少数女性病人尚可发生在月经期或产后.轻症可以自行缓解,缓解期无任何症状或异常体征.重症经治疗后症状缓解.长期反复发作可形成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源性心脏病.

依据发病史、临床表现,结合有关检查不难确诊.常做的检查有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胸部X射线检查和皮肤敏感试验等.

第一篇 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属心身疾病的一种,应克服焦虑、抑郁、紧张、不安等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不急不躁、乐观稳定的情绪,以平常心态对待疾病,”既来之,则安之”,积极配合治疗是可以完全控制的.

善于总结发病规律,发现致病诱因并加以防范,发病期间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认真进行包括药物在内的各种治疗.

注意气候变化,避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室内保证足够的阳光照射、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冬季外出可戴口罩,避免寒冷空气直接刺激.

避免接触尘螨、花粉、动物毛屑,室内不宜悬挂壁毯或铺置地毯、草垫,避免穿着或使用羽绒服、羽绒被、羽绒枕等,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

科学、合理膳食,保障营养平衡.饮食宜清淡,忌生冷、肥腻、辛辣、海膻等食物,饮食不宜过咸、甜、酸、饱,避免主动、被动吸烟,戒酒.

避免剧烈运动,选择适宜自身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健身操、步行等,增强体质,预防复发.

支气管扩张症

任寿安 教授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导致支气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化脓性疾病.支气管扩张症可局限于一个肺段或肺叶,也可弥漫性分布累及一侧肺或双侧肺的多个肺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往往开始于婴幼儿期.

早期可无症状,或仅有咳嗽,咳少量黏液、浆液性痰.后期反复感染,症状明显,主要为慢性咳嗽,咳黏液脓性痰及咯血,痰量每日可多达100~500毫升.有些病人并无慢性咳嗽或咳脓痰,而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病情严重者,长期脓痰常伴低热、贫血、消瘦或杵状指(趾).病灶广泛者,并发肺气肿时可有呼吸困难及发绀.

一般根据症状、体征可作出临床诊断.X射线检查有肺纹理增粗及卷发状阴影,继发感染时可有短小液平面.支气管造影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证据,可明确支气管扩张的病变部位、范围.近年来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已基本上取代支气管造影.

治疗方面,当出现痰量及其脓性成分增加等急性感染征象时及早应用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可改善气流受限状况,并帮助清除分泌物.化痰药物以及振动、拍背和体位引流等胸部物理治疗均有助于清除气道分泌物.如果为局限性支气管扩张,且经充分的内科治疗仍顽固反复发作者,可考虑外科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

第一篇 呼吸系统疾病

(1)积极防治婴幼儿时期麻疹、百日咳及成人呼吸道感染,如肺炎、肺脓肿、副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在气候变化时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受凉,不要到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居室应注意通风,保持一定的湿度.

(2)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包括全身体力锻炼,如行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登山、划船等;局部锻炼,包括呼吸保健操和上肢及胸、背及腹肌的锻炼.辅以药物,如核酪注射液、支气管炎菌苗片、卡曼舒等治疗.

(3)咳嗽是一种反射动作,可帮助排痰.有效咳嗽应按下述步骤进行锻炼:缓缓吸气,同时上躯向前倾;咳嗽时将腹肌收缩,一次吸气,连续咳3声;停止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尽;再缓慢吸气,或平静呼吸片刻,准备再次咳嗽.同时叩击前胸及侧胸壁,振动气管内分泌物,以增加咳嗽排痰效率.

(4)学会体位引流的方法,最初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每天引流3~5次,每次时间5~15分钟.引流时,做胸部体外叩拍可增加引流效果,缩短引流时间.对痰量较多、身体虚弱者应慎重.

参考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反复发生感染或大量咯血,病变范围不超过两个肺叶,心肺功能无严重障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细菌性肺炎

吴世满 教授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是指由细菌引起的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以及肺间质在内的肺实质性的炎症.根据患病环境不同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院外肺炎)与医院内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常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军团菌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多继发于多种原发病的危重病人,治疗比较困难,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常为混合感染,耐药菌株多,死亡率高.

大多数病人起病急,出现高热、寒战、咳嗽、咯痰、胸痛等症状.病原菌不同,咯痰的颜色不一,肺炎球菌性肺炎咯出的为铁锈色痰,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脓血痰,肺炎克雷伯杆菌为砖红色胶冻状,绿脓杆菌为蓝绿色.不同的细菌引起的症状也各不相同,军团菌肺炎常有肌痛和相对缓脉等,重症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

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肺部?音或肺部实变体征,呼吸音低,胸膜受损可出现胸膜摩擦音.不同的肺炎有不同的X射线表现,如实变、炎性浸润、脓胸或肺气囊肿形成、弥漫性支气管肺炎、早期脓肿形成等.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核白细胞比例升高,痰液细菌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内科专家说病说保健》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7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