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坚红编
页数:17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3080973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绝大多数女性通过妇科门诊解决其心理、生理上的困扰与病痛。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包括:妇科炎症性疾病、妇科内分泌、宫颈疾病、子宫内膜病变、流产相关疾病和盆底功能障碍等。上述妇科常见疾病如果能在门诊给予早期诊断以及合理、规范、足疗程的治疗,将大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并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妇科门诊疾病种类繁多,疾病诊治的进展和更新较快,且患者间存在个体化差异;目前妇科门诊医生水平不一,知识更新速度有限,本书编写的目的,在于规范门诊的诊治,提高各级医师的水平。
本书特色
国内外对于妇科门诊常见疾病已经有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和较高的水平,作为一名妇产科临床医生,要紧跟国际国内最新研究进展,做到对妇科常见疾病门诊及时准确地诊断,合理的治疗。周坚红、丁志明总结了国内外妇科常见疾病门诊有关的临床经验,加上我们自己的临床实践,整理成《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中篇)》加以出版,以期提高各级医师的水平,对广大妇产科工作者有所帮助。
目录
第一篇 妇科门诊常见症状的临床思维壹 妇科门诊最初交流与评估 一、交流 二、初步评估贰 阴道流血的诊治思维 一、阴道流血模式 二、阴道流血原因 三、阴道流血临床思维 四、临床诊断流程叁 急性下腹痛的诊治思维 一、急性下腹痛原因 二、急性下腹痛的诊治思维肆 慢性盆腔痛 一、定义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四、治疗 第二篇 妇科炎症性疾病壹 盆腔炎性疾病 一、概述 二、临床特征 三、辅助检查 四、诊断 五、治疗 六、预后及随访贰 阴道炎 一、概述及病因 二、细菌性阴道病 三、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 四、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 五、滴虫性阴道炎 六、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 七、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八、萎缩性阴道炎叁 宫颈炎 一、急性宫颈炎 二、慢性宫颈炎 第三篇 妇科内分泌疾病壹 无生育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 一、概述 二、临床特征 三、辅助检查 四、诊断 五、治疗 六、预后与随访贰 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激素治疗指南 一、概述 二、关于绝经的基本术语 三、临床特征 四、辅助检查 五、诊断 六、治疗策略叁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一、概述 二、类型及临床特征 三、诊断 四、治疗肆 闭经 一、概述 二、分类 三、原因和病理生理 四、诊断 五、诊断流程及鉴别诊断 六、治疗原则伍 高泌乳素血症诊治指南 一、概述 二、临床特征 三、辅助检查 四、诊断 五、治疗 六、高泌乳素血症相关问题陆 女性性早熟 一、概述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临床特征 四、辅助检查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六、治疗 七、预后及随访 八、预防柒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一、概述 二、结构、成分及机制 三、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四、注意事项及随访捌 复方口服避孕药的应用规范 一、选择对象的WHO的医学标准 二、选择对象的我国的医学标准 三、服用口服避孕药常见问题 四、现代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副作用及其处理 五、口服避孕药的安全性 六、口服避孕药的非避孕益处 第四篇 子宫颈和子宫疾病壹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一、概述 二、临床特征 三、辅助检查 四、诊断 五、处理 六、对CIN治疗后的随访贰 子宫腺肌病 一、概述 二、临床特征 三、辅助检查 四、诊断 五、治疗 六、预后与随访叁 子宫内膜增殖症 一、概述 二、临床表现 三、诊断 四、治疗肆 子宫内膜息肉 一、概述 二、分类 三、临床特征 四、辅助检查 五、诊断 六、治疗 七、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第五篇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壹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治 一、概述 二、临床特征 三、辅助检查 四、临床分度 五、治疗贰 急迫性尿失禁 一、概述 二、临床特征 三、辅助检查 四、诊断 五、鉴别诊断 六、治疗叁 盆底功能的评估及康复治疗 一、概述 二、盆底功能的评估 三、盆底功能的康复治疗 四、盆底康复治疗流程 五、小结 第六篇 妊娠相关疾病壹 先兆流产的诊治规范 一、概述 二、预后的预测指标 三、处理 四、疗效评定 五、总结贰 复发性流产的诊治规范 一、概述 二、常见病因 三、检查内容 四、治疗 第七篇 常见妇科疾病的中医门诊治疗壹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门诊治疗 一、疾病简介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中成药治疗 五、中医经典典籍相关论述贰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门诊治疗 一、疾病简介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中成药治疗 五、中医经典典籍相关论述叁 闭经的中医门诊治疗 一、疾病简介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中成药治疗 五、中医经典典籍相关论述肆 盆腔炎性疾病的中医门诊治疗 一、疾病简介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中成药治疗 五、中医经典典籍相关论述伍 先兆流产的中医门诊治疗 一、疾病简介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中成药治疗 五、中医经典典籍相关论述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