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杰舜
页数:590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3070931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汉民族发展史》由徐杰舜所著,《汉民族发展史》以汉民族发展源流为研究对象,对汉民族的起源、发展、特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审视,综合了几十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材料翔实,并有不少创见,填补了民族性研究的一项空白。可供学者、大学生和关心改革与民族前途的读者研究、参考。
作者简介
徐杰舜(1943-)教授,祖籍浙江余姚,生于湖南永州,长于湖北武汉。现为广西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旅游高峰论坛秘书长、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百越史研究会理事等学术职务;广西文史馆研究馆馆员;先后被聘为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嘉应学院、广西工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等高校的兼职教授。曾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常务理事;广西民族法学会会长、广西期刊协会副会长、广西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第16届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组委会委员等学术职务。主要著作有:《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汉民族发展史》、《中国民族史新编》、《磐石——中国民族团结研究报告》、《汉族风俗文化史纲》、《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新乡土中国》、《福村迟来的转身》、《田野上的教室》等;主编《汉族民间风俗》、《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中国民族政策通论》、《汉族风俗史》(1-5卷)、《中国民族政策史鉴》、《人类学世纪坦言》、《人类学世纪真言》、《中国民族团结考察报告》、《人类学与中国传统》、《族群与族群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人类学与乡土中国》、《平话人书系》(三种)等。1994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2009年1月入选2008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2012年1月入选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
本书特色
《汉民族发展史》由徐杰舜所著,作者以广博的学识、丰富的资料,饶有兴味地描写了汉民族的生活方式。琴棋书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中药武术、工艺美术,都写得异常细致,娓娓道来。广陵散、蝶恋花的神韵,胡笳十八拍的缠绵悱恻以及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情谊,折射出民族音乐的丰富意境。唐代天宝年间四川客店中老妪与儿媳夜下盲棋的故事透露了人民的智慧。由甲骨文、篆书、隶、草、行、楷的发展与并存显示出书法艺术的特点。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红白喜事的诸多礼仪更散发着浓郁的泥土味人情味的芳香。这是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的积淀:文明中有愚昧,丰富中有烦琐,精华中有糟粕,温情脉脉中有残忍冷酷,这也许是本书最引人人胜的部分。如何用现代观点加以清理和扬弃,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这些东西剪不断,理还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只有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创建,有立有破,才能形成、发展、完善并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目录
第一编 绪 论
第一章 汉民族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 汉民族研究概况
第三章 关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第四章 汉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分期
第二编 起 源
第一章 主源——炎黄和东夷
第一节 主源之一——炎黄
第二节 主源之二——东夷
第二章 支源——苗蛮、百越和戎狄
第一节 支源之一——苗蛮
第二节 支源之二——百越
第三节 支源之三——戎狄
第三编 形成
第一章 黄河和长江流域诸民族的崛起
第一节 夏民族的形成
第二节 商民族的形成
第三节 周民族的形成
第四节 楚民族的形成
第五节 越民族的形成
第二章 华夏民族在大融合中育成
第一节 周王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第二节 民族大融合潮流的涌起
第三节 华夏民族从初型到定型的发育过程
第三章 汉民族在“大一统”中形成
第一节 汉承秦制——华夏民族在“大一统”中向汉民族发展、转化
第二节 汉民族族称的确定
第四编 发展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汉民族的大发展
第一节 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