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波涛主编
页数:316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28444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24):数字孪生 智创未来
内容简介
《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24)》是全球信息社会蓝皮书第6本,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撰,本年度以“数字孪生 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数字孪生及相关技术发展优势国家和区域,围绕数字孪生在制造、医疗、交通、零售、创作、游戏、学习等应用领域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等展开专题研究,并重点讨论了影响数字孪生技术应用落地的风险治理、模型驱动、数字包容等关键性问题,为社会各界提供翔实的资料和数据。本年度报告立足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发展需求,以技术高度集成、深度融合为特点的数字孪生将引领智慧城市建设及其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集中展现了进入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的全球信息社会新特点,通过总报告、区域篇、应用篇、治理篇,对全球信息社会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提出了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框架及各个领域推广应用的发展策略,沿用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2023年版),持续观测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的世界发展格局,分析了美国、欧洲、亚洲等数字孪生应用发展优势国家在产业发展、应用落地、发展战略方面的经验和启示,探讨了数字孪生在制造业、医疗健康、交通治理、零售业、创作者经济、游戏体验、个性化学习等领域的影响和对策,讨论了元宇宙产业发展及治理、智能体落地应用、消除数字鸿沟等一系列数字孪生城市相关治理问题。本报告前沿性特征突出,系统分析了全球范围内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推动信息社会迈向智慧城市新纪元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力图为我国信息社会高质量建设中加强以数字孪生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的广泛深度应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平衡技术应用与安全治理的问题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24)》是全球信息社会蓝皮书第6本,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撰,本年度以“数字孪生 智创未来”为主题,聚焦数字孪生及相关技术发展优势国家和区域,围绕数字孪生在制造、医疗、交通、零售、创作、游戏、学习等应用领域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等展开专题研究,并重点讨论了影响数字孪生技术应用落地的风险治理、模型驱动、数字包容等关键性问题,为社会各界提供翔实的资料和数据。本年度报告立足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发展需求,以技术高度集成、深度融合为特点的数字孪生将引领智慧城市建设及其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集中展现了进入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的全球信息社会新特点,通过总报告、区域篇、应用篇、治理篇,对全球信息社会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提出了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框架及各个领域推广应用的发展策略,沿用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2023年版),持续观测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的世界发展格局,分析了美国、欧洲、亚洲等数字孪生应用发展优势国家在产业发展、应用落地、发展战略方面的经验和启示,探讨了数字孪生在制造业、医疗健康、交通治理、零售业、创作者经济、游戏体验、个性化学习等领域的影响和对策,讨论了元宇宙产业发展及治理、智能体落地应用、消除数字鸿沟等一系列数字孪生城市相关治理问题。本报告前沿性特征突出,系统分析了全球范围内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推动信息社会迈向智慧城市新纪元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力图为我国信息社会高质量建设中加强以数字孪生为代表的新兴数字技术的广泛深度应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平衡技术应用与安全治理的问题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丁波涛200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工作,先后担任信息所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党政办副主任、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城市信息化、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院已来,已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其它各类课题数十项。主持完成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信息资源的公共获取机制:模式、条件与对策》,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倡议的信息资源支撑及开发策略研究》等课题,国家部委及上海市各类项目《关于建立两化融合综合推进体系问题的研究》、《科研成果开放存取机制研究》、《新形势下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建设机制研究》、《上海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