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须弥神宫-上古秘符-2

封面

作者:逍遥于律

页数:292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042661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上古秘符》系列小说以一位经历离奇已经身故的老记者的遗书开篇,通过朋友整理其临终口述的形式行文,叙述了主人公唐增一生所遭遇的各种诡异经历,并展现其揭开这背后巨大秘密和人为阴谋的惊险历程。在主人公的身边,还围绕着一批目的各异的盗墓人、江湖人乃至考古工作者,各界神秘人物穿插其间。为了追寻华夏龙脉几处远古的风水镇,探寻传说中的生死界限,主人公和这些人一起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

   《上古秘符2须弥神宫》继《上古秘符1天坑龙影》之精彩故事,讲述唐增一行历经艰险,终于在天坑的神龙陵殿里的紫玉蝉棺里找到了贵州之行的真正目标——一根诡异的翡翠权杖。然而就在他们行将离开之际,却出现了一位神秘人物,他在救下曲凡的同时,竟声称曲云天(曲凡的父亲)还在人世。此后风云突变,陵殿被炸,曲凡也生死不明,不知所踪。唐增、徐卫东、沈芳华三人无奈回程,把权杖交给了“122”的宋主任。不过他们把从泥沼沉箱里找到的资料全都隐藏了起来,决定分头查找线索。

作者简介

  逍遥于津,2011年于天涯论坛、猫扑网等网站横空出世,开始了他的超级好看的《上古秘符》的连载。这个小说千里伏笔,步步惊心,情节紧凑,文笔活泼,读之让人欲罢不能,非一口气读完不可。正因为此,这个小说刚一连载,就因其神魔一样的魅力吸引了广大网友,顿时受到成千上万的读者狂热追捧。逍遥于津也因此被众多著名评论家和悬疑小说家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人,更被难以计数的狂热粉丝封为远比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更会讲故事的新锐实力派悬疑小说大家。

   另外,据网友人肉,逍遥于津是天津人,是一个老记者。而奇怪的是,《上古秘符》一书的主人公唐增,也是天津人,也是一个老记者,这其中不可能没有什么关系。也正因为此,很多读者都认为《上古秘符》中的那些诡异事件不是小说,而是逍遥于津的亲身经历!

相关资料

  我是一个小说迷,尤其爱看悬疑类的小说,但是许多类似的小说看完都没有什么印象,仿佛只是一杯很淡的白开水,喝在嘴里什么味道都没有。但是看完《上古秘符1天坑龙影》之后的感觉真的很棒,而《上古秘符2须弥神宫》的故事比第一本还更加精彩,无论是小说中的人物,还是小说中的事件,都是那么的让人回味无穷!

 ——媒体人 小尧
  《上古秘符2须弥神宫》的故事延续了第一本《天坑龙影》的悬疑诡异氛围,仍然以唐增和徐卫东、沈芳华三人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夹杂着各种冒险和惊悚,前往世界的中心探险。和第一本一样,第二本仍然是一本非常好看的,能让你一口气读完的小说。

 ——悬疑小说家 巴陵亮兄
  我是本书的铁杆粉丝,作者在网上的每一节更新我都有认真阅读,而且作者出版的第一本小说《上古秘符1天坑龙影》我已经购买收藏。第二本在网上已经读过一些,非常喜欢。虽然我知道《上古秘符》的故事仅仅是小说而已,但我还是常常忍不住怀疑,这些小说里的事件,到底是逍遥于津老师虚构的,还是是真实的发生过的?

 ——铁杆读者 saro女王
  貌似真实,实则虚构,真真实实,虚虚假假,逍遥于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精湛的写作技巧和夯实的文字功底,让我不得不佩服。我不得不说,从看《上古秘符》的第一章起,我就被书中环环相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一口气看完了整个故事!

  ——《神秘事件调查员真实口述》作者 谢逊

本书特色

  一个老记者亲身经历的诡异事件。你打死也不敢相信会有这么精彩的故事!
   天涯猫扑等网站点击近亿!百年来最好看的悬疑探险惊悚小说!2011年年度最佳类型小说!比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好看十倍!好看!很好看!非常好看!超好看!太好看了!太tm好看了!好看死了!啊啊啊啊啊!!……

   周围一片空旷,暗淡的月光下,眼前的坟堆显得十分突兀、怪异。突然,坟墓中发出了婴儿的哭声,这哭声凄厉、诡异,非常瘆人,让65号救援队的队员们后背直冒冷汗……坟墓里怎么会有婴儿凄厉的哭声?难道是传说中的鬼婴?!!

  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故事环境、诡异的情节,作者完美地将画面临场感和波诡云谲的悬念结合到了一起,给你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目录

天坑龙影
 第四十五章 祭陵(下)
 第四十六章 遇袭
 第四十七章 进入神殿
 第四十八章 神龙含棺
 第四十九章 对质
 第五十章 夺宝
 第五十一章 逝去
须弥神宫
 第一章 电报和胶卷
 第二章 人墙
 第三章 天府之国的重逢
 第四章 家族秘事(上)
 第五章 家族秘事(中)
 第六章 家族秘事(下)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须弥神宫-上古秘符-2》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72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