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银幕形象创造

封面

作者:赵丹

页数:251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

ISBN:978710602222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结合他成功地创造的一系列银幕人物形象,以及多年来表演丰富的艺术经验,深入探讨了电影表演艺术中的若干问题,发人深省,是我国电影表演艺术理论方面的一本有价值的书。

作者简介

赵丹(1915—1980),祖籍山东肥城,生长于江苏南通,著名表演艺术家,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中学时代与同学组织小小剧社,出演进步话剧。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专工山水,课余追随陈凝秋、袁牧之等参加剧团。自三十年代从舞台走上银幕,先后供职于明星、昆仑电影公司,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一生出演电影四十部,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被誉为“享誉国内外的人民艺术家”。

他是较早自觉探索电影表演艺术风格及民族表演体系的演员,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立足于现实主义,将京剧及中国诗画的美学理论、欧美电影表演形式、文明戏中的体验派和表现派方法结合在一起,强调形神兼备、虚实相生、情理相通、意境深邃、趣在法外,以及演员在角色与自我之间的灵活转换。

目录

序:影坛赵丹

初叩表演艺术之门

 舞台和银幕

 两大流派

 演员的局限与无限

 踏上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

《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

 生活——人物

 两种不同的表演风格

 导演与演员

 几点感想

 [附录]赵丹早年参加演出的影片

我演小广播——《乌鸦与麻雀》角色回忆片段

 时代和社会背景

 切身的生活感受

 创作激情来自何处

 [附录]影片《乌鸦与麻雀》故事梗概

我怎样演武训——工作者的自白

 死里逃生遇知己

 我对武训的直觉

 摸索和试验

 下乡体味生活的感想

 呕心沥血演武训

 口服心不服

 永在心头的伤痛和疑问

 新的探索

 [附录]《武训传》故事梗概

大自然点化了我的心灵——谈《李时珍》

 公式化、概念化的严重教训

 《李时珍》的创作实际情况

 《李时珍》的角色准备工作

 [附录]《李时珍》故事梗概

魂牵梦萦记《海魂》

 摄制过程:快乐、融洽、年轻、奋发

 挚友徐韬

 人各有貌的群像

 [附录]《海魂》故事梗概

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

 怎样接近角色

 表演风格的探索

 向民族传统学习

 [附录]《林则徐》故事梗概

形似还是神似?——我演聂耳

 对于聂耳的回忆和理解

 角色的艺术体验和表现

 创作集体的促进作用

 不足之处

 [附录]《聂耳》故事梗概

血和泪的体验——从《烈火中永生》说开去

 在怎样的境况下接受任务

 追求真情实感、生活化的电影表演

 实拍

 电影拍摄时的感情挪借

 [附录]《烈火中永生》故事梗概

略谈当前电影表演

 电影表演不是图解人物的性格

 电影表演不是图解角色的感情

 真听、真想、真观察对方

后记:继承赵丹的艺术遗产——继续深入探讨赵丹影剧表演体系

节选

刚踏进电影厂,我连一点电影常识也没有,什么近景、中景、特写,一窍不通,只觉得新奇而又惶恐。好在“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倒也没什么杂念,一鼓作气,干了再说。除了水银灯刺眼有点吃不消,并不感到有什么特别的困难。

  我像在(话剧)舞台上那样表演,不同的是眼前的观众池换成了摄影机。不料,影片放出来一看,兜头一盆凉水,弄得我哭笑不得。原来我认为(在舞台上)最得意的戏:比如好容易找到一个什么好的手势,竞没拍进去,或者拍出来的恰恰是脸部动作;一个好的姿势,拍出来的恰恰是难看的侧面或背影。最使我难受的是特写镜头中肌肉的颤动或抽搐,脖子像拨浪鼓儿似的一个劲儿在动,简直是不忍卒睹。

  我这才意识到电影屏幕和话剧舞台是两码事。

  电影跟舞台剧的区别和共通再看那些老电影演员,竞演得那样自如,那样松弛,银幕上出来还真像那么回事。我们在摄影机面前是全力以赴,全神贯注,用形体动作来表现,用情感来表演;他们却可以无动于衷、毫不费力地演,眼药水滴出来的泪痕将来画面上看来倒也感人。而我们用“真感情”、“真激动”表现出来的啜泣和痛哭,画面上竟是一片肌肉的痉挛和紧张,难看到滑稽的程度。我们在舞台上习惯于全身动作,任何一种情绪都是用全心灵和整个身体来动作的,例如舞台演员讲究的是姿态的挺拔,步伐的分量;而电影却偏偏要你分成许多部位来表演。往往为了迁就画面的角度,比如对手女演员比较矮,你就得把屁股垫高,身子坐成S形。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银幕形象创造》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7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