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昌勇,干国华著
页数:191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399519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德中各界支持下,于上海创办了德文医学堂,即为同济大学的前身。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
“同济”一词最早出自《孙子.九地》: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
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校董们为学校取名“同济”,意蕴和衷共济,希望用现代医学造福人类。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为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当时首批经国民政府批准成立的7所国立大学之一。经历抗战、搬迁、院系调整、重点共建、院校合并等,干2000年组建成了新的同济大学。
100多年来,同济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30yj-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超过100人,贝时璋、李国豪、裘法祖、吴孟超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本书特色
老大学故事丛书通过全国六所名校诞生之初、成长历程、校友回忆等方式,向广大校友和学生展现一幅名校画卷。
六所名校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这些名校通过百年的历程和发展,已经在国内乃至国际享有声誉,培养了一批为国家、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高素质人才。名校优美的人文环境、严谨的学风、灵活的治学,无不吸引着一个个青春的灵魂。
这本《老同济的故事》(作者黄昌勇、干国华)是其中一册,讲述了老同济的故事。
目录
同济医院
忘归岩上的“同济”题刻
工学院小史
同济土木系科探源寻访青岛“德华高等学堂”旧址
造船系十五年纵横
测量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漫话理学院
追怀往昔一一化学系史
生物系简史
文学院介绍
新同济的诞生
百年同济的上海地缘
夏校长在元旦师生迎新会上演词
国立同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册序言









![建筑白纸·同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篇[1907-2007]-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31.bookschina.com/2010/20101220/B225179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