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春雪等编
页数:141
出版社: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6590174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指南。主要从三个层次介绍。首先,对2010年《指南》中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补充,完善了临床试验的设计类型、规模、选择人群、结果等的介绍;其次。对比了多个国家的指南推荐意见,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外推荐意见的异同;第三,提供了一些常用的临床工具,如诊断和治疗方法、流程图、临床路径等,促进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指南。
作者简介
王春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年。近5年主要专业方向侧重于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评估及二级预防。兼任《中国卒中杂志》编辑部主任。 秦海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治医师。长期从事脑血管瘸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参与编写了《中国缺缺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先后主持多项省级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参与编写著作10余部。 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标准卒中单元。目前担任世界卒中组织(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WSO)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医院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杂志》主编,《中华内科杂志》等多个期刊的副主。编。主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家及省级课题,编写著作20余部,获各级成果奖10余项。
本书特色
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指南。主要从三个层次介绍。首先,对2010年《指南》中循证医学证据进行了补充,完善了临床试验的设计类型、规模、选择人群、结果等的介绍;其次。对比了多个国家的指南推荐意见,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外推荐意见的异同;第三,提供了一些常用的临床工具,如诊断和治疗方法、流程图、临床路径等,促进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指南。
目录
第l章 危险因素控制
第一节 高血压
第二节 糖代谢异常
第三节 血脂异常
第2章 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干预治疗
第一节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第二节 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
第3章 心源性脑栓塞的抗栓治疗
第一节 心房颤动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和左心室血栓
第三节 瓣膜性心脏病
第四节 心肌病与心力衰竭
第五节 心源性脑栓塞的抗栓治疗的临床工具
第4章非 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抗栓治疗
第一节 抗血小板药物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第二节 抗凝药物在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第5章 其他特殊情况下卒中患者的治疗
第一节 动脉夹层
第二节 卵圆孔未闭
第三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第四节 其他特殊情况下卒中患者治疗的临床工具
附录1 不同国家指南推荐强度和证据水平标准
附录2 常用化验数据及换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