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文婧, 陈昊主编 著
页数:23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27398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结网织史:历史中的联系及其再现
内容简介
本书就试图从当下的网络社会 (networksociety) 出发, 追问差异如何相关联, 织就历史和现代世界的种种。在这里, 网络既可以是分析工具, 也可以是讨论对象。本书希望关注各种网络, 包括关于这些网络的概念, 这些网络如何建成, 维持, 直至解体, 以及在比喻的意义上, 网络如何在历史中的不同空间之间发挥作用, 建构多维度的历史图景。
作者简介
王文婧,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师。副教授。陈昊,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医疗史、中古史知名青年学者,屡获国际奖项。在《历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文史》《唐研究》《史语所集刊》《东方学报(Acta Orientalia academie)》《吠陀研究Vedic Studies》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了《汉唐之间墓葬文书中的注病书写》等著作。
目录
历史学家的网
——隐喻与历史写作的可能性(代导言)
近代中国的文化网络与政治实践
清末文法学的知识网络
——语法学、修辞学与近代文章学的刷新
“湘人江督格局”的形成与晚清政治
晚清京师政治中“同治”话语的形成与变异
纠缠于环境之网
美国环境管制中经济分析工具的政治化
——以成本一效益分析的运用及其争论为中心
二战后日本地震社会记忆变迁与灾害文化构建
——以阪神淡路大地震为中心的考察
信息网络和社会组织
唐后期五代的支郡专达
信息搜集与 治理:近代早期英格兰信息 的兴起
殴斗的逻辑
——乾隆至同治时期重庆的脚夫组织
写在“写历史”丛书的边上(代结语)
——隐喻与历史写作的可能性(代导言)
近代中国的文化网络与政治实践
清末文法学的知识网络
——语法学、修辞学与近代文章学的刷新
“湘人江督格局”的形成与晚清政治
晚清京师政治中“同治”话语的形成与变异
纠缠于环境之网
美国环境管制中经济分析工具的政治化
——以成本一效益分析的运用及其争论为中心
二战后日本地震社会记忆变迁与灾害文化构建
——以阪神淡路大地震为中心的考察
信息网络和社会组织
唐后期五代的支郡专达
信息搜集与 治理:近代早期英格兰信息 的兴起
殴斗的逻辑
——乾隆至同治时期重庆的脚夫组织
写在“写历史”丛书的边上(代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