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友森 著
页数:219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164310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金融地理结构、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侧重于立足银行分支机构空间布局体系日益完善的现实背景,试图将金融地理学引入异质性企业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中,系统研究金融供给的地理结构对企业进出口贸易与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本书首先从地理距离视角出发刻画中国的金融地理结构,利用高德地图开放平台测算了中国的银企距离,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银企距离对企业出口行为和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然后,从地理密度视角出发重新界定中国的金融地理结构,实证分析银行密度对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持续时间的影响。最后,从外资银行进入视角出发理解中国的金融地理结构,厘清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的演变逻辑,进而探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作者简介
金友森,男,经济学博士,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在站),毕业于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应用经济学专业。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课题,在《经济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管理评论》《经济科学》《国际贸易问题》、The World Economy、Energ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部分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研究成果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本书特色
本书在金融地理学、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金融地理结构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贸易行为与技术升级行为的问题。本书将金融地理学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进行了有效对接,致力于探讨企业相对银行机构地理距离、获取金融资源能力的异质性在决定企业贸易和技术升级行为上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对企业异质性内涵的丰富和拓展。有利于审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中央提出的“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和“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作为相关专业学者和学生的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