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发堂
页数:218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641336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当代后现代哲学把时代精神理解为“不确定性”,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充满着不确定的自由精神。王发堂所著的《不确定性与当代建筑思潮》继承了这种观点并且把它当作本书的出发点。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本书认为社会存在“不确定性”必然会在作为意识形态的建筑上展现出来。同样,贡布里希认为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化产品如绘画和建筑等,总会隐喻时代的制度和时代的精神。在两位学者的启发下,再加上“不确定性”就基本上构成了本书的大致框架。
在20世纪60年代甚至更早,建筑界感觉到了时代的特征的“不确定性” 。从文丘里的“模糊性”到詹克斯的“双重译码
作者简介
王发堂,江西高安人,天津大学建筑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外国哲学、建筑美学和当代建筑思潮。
本书特色
王发堂所著的《不确定性与当代建筑思潮》主要思路之一就是把社会存在(前)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理论前提,通过对不同社会存在的主要方面如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分析,试图由此总结出该时代的社会意识的总特征,然后再探讨这些时代特征在建筑文化即社会存在(后)中如何地存在和表达出来。
目录
第一章 人类社会形式
概述
第一节 农业社会
一、前农业社会的生产演变
二、农业社会的主要特征
三、农业社会的精神特征
四、农业社会的建筑特征
第二节 工业社会
一、工业革命
二、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
三、工业社会的精神特征
四、工业社会的建筑特征
第三节 信息社会
一、信息社会的概论
二、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三、信息社会的精神特征
四、信息社会的建筑特征
第四节 社会形式内在关联性
第二章 理论中不确定性的形态
概述
第一节 感觉上的不确定性
第二节 自然科学上的不确定性
一、测不准原理与互补原理
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三、普利高津的“确定性的终结”
四、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
第三节 人文科学上的不确定性
一、建筑历史发展的不确定性与偶然性
二、证伪说与科学范式
第四节 当代哲学对不确定性的认知
一、现象学、存在主义和解释学
二、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三、



![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珍藏本]-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3/20130309/B5775443.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