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安迪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598718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梭戛故事–一个村庄的影像史
内容简介
本书脱胎于贵州省博物馆2022年4月举办的同名展览,从摄影及民族学角度呈现了贵州省梭戛长角苗的村庄变迁面貌及长角苗人民生动浓厚的民族风情,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展示了梭戛长角苗人民30年来的乡村巨变:从过去落后贫困的山村,到建立亚洲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再到脱贫后极大改善生活水平的发展过程。
作者简介
杨元丽,贵州省博物馆馆员,民族学硕士。出版有《布依族的亲属制度与社会组织》(合著),《银宴:贵州民族饮食&奥地利古堡银器》(执行主编)
蒋行远,贵州省六盘水市摄影家协会原主席,出版个人作品《坚守与记录》。
杨安迪,贵州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教师,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高等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贵州省摄影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深入贵州民族地区采集拍摄民族民间资料遗产,获贵州省政府颁发民族文化保护金质奖章。作品《时间的河流》入选第2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
曹经建,1983年从事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贵州省摄影家协会第四、五、六届副主席。2003年开始拍摄梭戛长角苗专题至今,所拍摄的《长角苗打嘎》获得了第二届国际民俗摄影大赛人类贡献奖二等奖。
本书特色
★ 关注民族生态和民族文化,是贵州省博物馆通过展览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尝试和成果,体现了博物馆机构将更多目光投向田野和当下,关注乡村发展的需要。
★ 图文结合,客观记录。本书图文互为观照,展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的同时,也普及了梭戛长角苗的民族文化知识,亦是同名展览之外的信息补充。
★ 具有审美价值和影像资料价值。这些摄影作品有的讲究构图、光影关系,有的为真实朴素的记录,时间跨度长,对民俗的记录较全面。
目录
第一节 写在头发上的历史
一、传说
二、由来
第二节 漠上花开
一、石漠化的生态环境
二、农业生产
第一节 陇戛建寨与村寨布局
一、寨门
二、龙坛
三、水井
四、神箐
第二节 陇戛的民居
一、木房
二、土坯房
三、石墙房
四、长角苗的护草山
第三节 家屋方寸
一、“生火”即“生活”
二、一方床的人生
三、圈住“财富”
第四节 陇戛社会生活
一、村寨日常
二、耗子粑节
三、祭箐仪式
四、陇戛社会组织结构
第一节 服饰与人生礼俗
一、长角苗服饰技艺
二、长角苗服饰类型
三、小结
第二节 跳花坡
一、跳花实录
二、从传统走向未来的跳花节
第三节 长角苗的婚姻
一、长角苗的婚礼流程
二、婚姻与生育
第一节 长角苗的丧葬仪式——打嘎
一、丧
二、祭
三、葬
第二节 有关长角苗丧葬仪式的讨论
一、原始宗教信仰与认同
二、亲属关系的实践
三、笙鼓乐舞的表达
第一节 守护大山里的美好:梭戛生态博物馆的建立
一、“生态博物馆”的定义
二、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实践
三、梭戛生态博物馆的建立
第二节 理想与现实:梭戛生态博物馆的探索
一、约翰·杰斯特龙的理想
二、变与守的困境:《六枝原则》签订
第一节 通往山外的“幸福路”
第二节 陇戛教育进程
一、牛棚小学初创
二、陇戛希望小学建成
三、陇戛逸夫小学
第三节 待到山花烂漫时:陇戛旧貌与新颜
结语
后记 交错在记忆与文化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