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宗教史

封面

作者:麻天祥

页数:467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3070938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专门史文库:中国宗教史》的撰写系麻天祥教授多年来中国宗教历史、哲学研究的系统总结。其理论架构,基于其多年来形成并一直着力阐发的,在宗教文化中,存在“制度化宗教”与“宗教哲学”二律障反的思想体系。在“制度化宗教”部分,广泛借鉴了目前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编撰绍述,比较全面地体现国内目前的中国宗教研究水平。在“宗教哲学”部分,则以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思想发展的进程。其中若儒教哲学的原始阶段、神学阶段和新儒教哲学的流行;道教的早期方士化哲学、玄学风气中成仙的道教、重玄的道教哲学和性命双修的道教哲学;以及佛教在不同时期的哲学思辨特色,如佛道、佛玄、中国化的佛教哲学及其文化渗透等,均给予详细的介绍和论说,从中可以透见宗教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和逻辑系统。《中国专门史文库:中国宗教史》另设专章讨论宗教同科学的关系,展现中国宗教在科学史上的价值和贡献。

  全书所涉及之宗教,概分为五部,为佛教、道教、儒教、外来宗教与民间宗教。时代之划分,以先民之原始社会时期、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时期、清代近世时期分段叙述。并设两节阐述藏传佛教与萨满教,以期尽可能全面地展现中国宗教发展的历史全貌,。

作者简介

  麻天祥,男,1948年生,河南焦作人,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基督宗教和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从事中国学术史、中美文化比较研究、中国佛学以及宗教与医学伦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哲学史》课题组主要成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宗教史》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次赴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讲学和学术交流。已出版学术专著《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中国近代学术史》、《中国宗教哲学史》等31种,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宗教研究》等境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2007年,修订本大陆简体版《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09年《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无一等奖)。

  姚彬彬,男,1981年生,山东龙口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博士在读,曾于《宗教学研究》、《佛学研究》、《中华佛学研究》(中国台湾)、《鲁迅研究月刊》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编著1部。2009年论文《理性与正信略论内学院一系佛学的修学观》获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征文“莲花奖”(二等奖)。

本书特色

这部《中国宗教史》,是基于笔者多年来形成并始终着力阐发的,宗教是超越有限的无限,以及制度化宗教与宗教哲学二律悖反的理论架构,在学生们的帮助下补缀而成的。因此,本书在介绍中国宗教的历史发展过程时将各时期的宗教皆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在每章中,第一部分先介绍该时段的制度化宗教,进而在第二部分再论述与之相应的宗教哲学,这种体例也是我们对中国宗教史写作方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同时也是本书区别于目前其他同类著作的一个主要特点。本书由麻天祥,姚彬彬,沈庭著。

目录

第一章 宗教与宗教哲学
第一节 什么是宗教?
第二节 宗教制度化与宗教哲学的二律悖反

第二章 中国宗教的起源
第一部分 中国原始社会的宗教信仰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宗教信仰形态
第二节 原始宗教的仪式与制度
第二部分 中国原始宗教中神话故事的宗教哲学意蕴
第一节 创世神话中的天人关系及其对儒道哲学的影响
第二节 感生神话的天命观

第三章 先秦时期的宗教
第一部分 先秦时期的宗教信仰
第一节 商周时期的祭祀与宗教信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宗教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66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