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志刚,熊秉元 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17677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正义的刻度
内容简介
《正义的刻度》是一部法律经济学通识类作品。
经济学追求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效用较优配置,而法律是追求公平正义。但一个案件,不同角色的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立场。那么,立场不同,如何来作评价和取舍?哪一方的公平正义才更“公平正义”?
实际上,不同的方案选择,涉及不同的制度安排。如何评价与选择,需要一把“尺”。但公平正义作为一种高度抽象的价值追求,很难有确切的“刻度”。此时,对“效用”的比较和选择,可能是一把可供借鉴的“尺子”。
“正义的刻度”,顾名思义,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是有衡量“刻度”的,而这种“刻度”就象征着社会追求公平正义所需要承担的成本或代价。因此,本书探讨的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社会能为公平正义付出多大代价?我们又能用何种工具来“计算”这种代价?
这便是法律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即如何利用经济学分析思维和工具解决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
在这本书中,知名法律经济学家熊秉元教授与原高院李志刚法官合作,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分析架构,探讨法学问题。这本书就是为了帮助法律人和普通大众了解、学习和运用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而写。
本书核心介绍了四个问题: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法律经济学的具体分析方法、用经济学的视角来认识法律(制度),以及如何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论证疑难案件(具体法律问题)。其中,前两个部分主要解决为何要学法律经济学的问题,后两个部分主要解决法律经济学的运用问题。
在结构上,本书在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基础上,先以一些民事案件为例,帮助读者体会经济思维在案例分析中的运用,继而对权利等基本法律概念进行经济分析和解读。接着以刑事案件为例,呈现经济分析的价值。最后再转入对道德、伦理、因果关系等基本概念和范畴的经济分析,帮助读者看到不一样的法律和社会。
作者简介
法学博士,曾先后担任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金融机构法务、公司律师,现任教于山西师范大学,兼任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裁判方法、法经济学。在《法学家》《人民日报》(学术版)等报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编《民商审判前沿:争议、法理与实务——“民商法沙龙”微信群讨论实录》丛书。 知名法律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曾任教于台湾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在华人经济学界,熊秉元与张五常、黄有光、林行止并称为“四侠”。已出版《正义的成本》(繁体中文版获“金鼎奖”)、《解释的工具》、《优雅的理性》、《生活的经济解释》等著作十余部。曾在《南方周末》等多家刊物上撰写专栏。《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一文曾被选入2018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
本书特色
1.为经济学澄清。经济学会让人更自私自利吗?本书澄清了大众对经济学的误解。书中主要澄清:一、经济学并非必须依赖高等数学,其核心是思维和方法;二、经济学不只是追求财富最大化,而是关于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效用较优配置。
2.予法律人工具。经济学可学、能用、好用,对法律人而言也是一种有力的思维和论证工具。本书通过5种经济分析法,61讲浅白易懂的法律经济学通识课,深度剖析了经济分析如何对法律、法学和司法裁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你是法律人,这本书可以帮你以全新视角看待和分析法律问题。
3.长普通人智识。本书以经济“效用”为尺,以社会热点案例为据,呼应大众生活经验。作者通过“张扣扣案”“小悦悦事件”“电梯内劝阻吸烟案”等多个民事、刑事热点案件,从经济分析视角,论辩正义与效率、民事与刑事、道德与伦理、权利与因果,带领读者突破法律思维的盲点,理解法律制度背后的深层逻辑,并在疑难的法律问题和案件纠纷中,进一步将抽象的法律概念具象化,帮助大众从更深层次理解法律与社会。
目录
专题一 如何实现正义:法律思维里的方法论 第一讲 “为了正义,天崩地裂”吗 003 第二讲 性善还是性恶:拿证据来 006 第三讲 性骚扰罚则的选择:先了解社会,再了解法律 009 第四讲 借刀杀人,刀当何罪:规范式思维与结果式思维 012
专题二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经济学方法论基础 第一讲 理论框架:方法论的个体论 019 第二讲 人的特质:理性与自利 022 第三讲 人的行为决策:降低成本 033 第四讲 供求定律:仅应用于经济学吗 045第五讲 “均衡”的世界 055 第六讲 制度与制度变迁 068 第七讲 论战桑德尔:经济分析仅限于市场吗 081 第八讲 信息经济学与法律 087
专题三 经济分析的主要方法 第一讲 “成本效益”分析法 101 第二讲 “基准点”分析法 112 第三讲 “时间轴”分析法 128 第四讲 “向前看”与“向后看”分析法 136 第五讲 “最小防范成本原则”分析法 147
专题四 正义与效率:法学和经济学的联结 第一讲 财富最大化 165 第二讲 谁在赋予正义内涵 169 第三讲 正义使者的面貌 175 第四讲 正义与效率:经济学视角 178 第五讲 法理学与经济学 187 第六讲 “公地悲剧” 202 第七讲 共同生活的逻辑 211 第八讲 水面下的冰山:法治问题的深层解读 214
专题五 民法与民事案件的经济分析 第一讲 高速公路上的铁块:侵权还是违约 219 第二讲 牛黄案:谁的故事可信 223 第三讲 景区事故案中的风险负担:道德绑架只是开始 226 第四讲 “红头苍蝇做证案”:法官如何思考 229 第五讲 损害赔偿:参考坐标与不同语境 232 第六讲 网约车与反垄断:屠龙少年是否终成恶龙 238
专题六 权利的经济分析 第一讲 权利的来源:政治哲学与规范式思维 249 第二讲 权利的形成:经济学与实证式思维 261 第三讲 手机是城堡吗:隐私的经济分析 270 第四讲 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法律逻辑和经济分析 274
专题七 刑法与刑事案件的经济分析 第一讲 刑法与信息经济学 283 第二讲 无罪推定原则如何操作 285 第三讲 “张扣扣案”的经济分析 289 第四讲 护民难还是护渔难 294 第五讲 是抢劫还是家庭纠纷 298 第六讲 行善者责任的界限 302
专题八 道德的经济分析 第一讲 道德的来源 307 第二讲 道德与法律 314 第三讲 命与价:道德评判与法律裁判 321 第四讲 死刑应该被废止吗 327
专题九 伦理的经济分析 第一讲 伦理与社会 335 第二讲 伦理关系和时代的巨轮 342 第三讲 家庭变迁和法律的联结 345 第四讲 伦理变化对法律的影响 351 第五讲 伦理关系和社会资本 355 第六讲 黑手党和社会资本 360 第七讲 孝的过去与未来 364 第八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孝与法律 367
专题十 因果关系的经济分析 第一讲 大千世界里的原因和结果 373 第二讲 因果关系的历史名案 376 第三讲 因果关系“摸象”:责任和过失 379 第四讲 是车撞人,还是人撞车 383 第五讲 明察秋毫:法学里的因果关系 386第六讲 因果关系和法律的帝国 391 第七讲 成本效益和因果关系 393 第八讲 因果关系的案例分析 397
终 章 第一讲 再度回首来时路:终场盘点 411 第二讲 法律经济学的说服力 414 第三讲 终点和起点:法学和经济学的结晶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