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诺贝尔

封面

作者:余玮

页数:339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26075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他们都是一年一度由国家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亲自颁奖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都是重量级功勋科技大家。这一位位科学巨擘历经无数的坎坷与磨难,创造了许多震惊中外的奇迹。他们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他们的生活鲜为人知。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是严肃的,他们的生活却是充满情趣的。作者在多年的采访中,介绍了这些重量级的有广大社会影响的科学家的科学内外,内容涉及其科技成就、生活情趣、成长历程、拚搏之路、成功之道等,展示这些我们这个时代科技界“明星”少为人知的丰富多彩的人生,并在写作中让大师富于人性与情感,让科技走下神坛、步入大众。

作者简介

  余玮,非虚构作家、红色文史学者、资深媒体人,在新闻出版界有“高端人物的解密者”与“为红色中华立传”之誉。湖北赤壁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有《红歌纪事》《红墙见证》《世纪小平》《敦厚朱德》《魅力陈云》《出入中南海的高层智囊》《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从下塘街到中南海》《从琳琅山到中南海》《新闻老照片的背后》等,并有作品列为中学《语文》课文,共计1800多万字。多部作品被中国作协确定为重点扶持作品或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重点图书。曾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出席过2007年中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吴志菲,红色励志作家,在新闻出版界有“智囊传记专业户”之誉。湖南耒阳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著有《触摸红墙》《中南海大讲堂》《中国经济前沿报告》《中国高端访问》《百岁名流》《第三只眼看人居》《红舞台下的凡人邓小平》《我们跨过鸭绿江》《芳菲年华:李菲传奇》等,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读者》《家庭》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800多万字。曾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

相关资料

  你的稿子写得很好。主要是你研究了那么多材料,而领会、组织得非常得当、准确,实属不易,非常感谢。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
  全书文笔很棒,极流畅。
  ——著名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舒乙
  余玮、吴志菲的成功并非什么异军突起,而是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前进的脉搏,在认识人物“解密”的时代关系和公众的需求上体现了自己把握能力。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华儿女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李而亮
  我感受较深的是你们善于抓住一些细节着力进行描写,使通篇人物专访具有了灵气和神韵,增强了感染力和亲和力。作者成功之处,在于善于挖掘细节、刻画细节,通过传神的细节反衬主人公的本质,打动读者。

  ——中国青年报刊协会常务理事陈安钰
  余玮同他的夫人吴志菲,是一对年青有为、勤于笔耕、讴歌时代、为名士喝彩的优秀高产作家。在他俩笔下,这些名士的心路历程、艰辛付出、成就喜悦、人生体验乃至生活情趣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

  ——著名党史学家、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陈雪薇

本书特色

  1.破译中国最高科技奖得主科道成功的第一本书,百幅跨世纪珍贵照片首次曝光
  2.知情人首次披露怀仁堂科学发展“高层内幕”,共和国科学巨擘“南渡北归”风云际会
  3.20名中国最高科技奖得主一网打尽,特增2位最新获得全国最高科技奖得主独家传奇
  4.揭秘影响中南海重大决策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全纪录,十八大经典红色特供
  5.二十人的时间简史,数代人的枝蔓纷纭,一个国家的科学梦想,一个民族的群星轨迹
  6.清华、北大等百所高校倾力收藏,袁隆平、徐光宪等百名院士鼎力推荐;中国高端人物访谈第一红色作家伉俪独家解密中国科学巨擘的成功之道和做人智慧

  7.建国以来第一部反映当今中国超重量级、有着最高美誉度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生命传奇的全纪录,他们有着“中国诺贝尔奖”得主的赞誉,其为学理念、科技成就、坎坷磨难、生活情趣、成长历程、拼搏之路、人生信仰、成功智慧等尽在《中国诺贝尔》。

  8.《中国高端人物访问》两位畅销书作家——“高层人物的解密者”余玮、“智囊传记专业户”吴志菲,联手走近这些出入中南海的科学巨擘,共同解密这些影响甚至改变中国生产力的中国科技脊梁的台前幕后。

  9.本书结合被访者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渊源,并在当代中国特定的环境及条件下,深度挖掘他们的心路历程和实际成果,展现科技大师们鲜为人知的丰富情感及生活细节,让科技走下神坛、步入大众。

  10.集新闻性、故事性、典型性、通俗性、知识性、思辨性于一体,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科技巨擘的强大气场及人格魅力,用丰富的信息和深厚的内涵灿烂地辐射中国文化前沿。

目录

序   期待科技巨奖由500万元提至1000万元
吴良镛   匠心妙手忧人居
 匠心妙手添韵新古都
 “人民建筑师”缘起一个城市的危垣残壁
 “人居之父”致力中国城乡建设
 读万卷书谋万家居
谢家麟   “乐天”院士的人生“高能加速器”
 跻身世界前沿自“先种麦子”开始
 “因陋就简”跳上“飞驰的列车”
 “乐天派”的诗意生活
师昌绪   特殊“材料”制成的年轻长者
 为了回国向美国总统叫板
 “材料医生”破解“无头案”
 “聪明到顶”的科学战略帅才
 第二青春从80岁开始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诺贝尔》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65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