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意军
页数:27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0401846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电路学习指导与实验教程》是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也是编者及同仁多年电路课程教学的心得。《电路学习指导与实验教程》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电路学习指导,包括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电路的等效变换、线性电阻电路分析方法及电路定理、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基本正弦电流电路、互感与谐振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及非线性电路、电路的频域分析与网络函数、二端口网络、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共11章;第二部分为电路实验教程,包括电路实验技术、实验项目两章。其中实验项目含基本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共25个;第三部分为附录,内容包括自检题、常用电工仪表与仪器。 《电路学习指导与实验教程》可供高等学校电类及电气信息类本、专科专业的师生作为电路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及电路实验教学教材,也可作为学生考研复习电路理论的参考书。
本书特色
本书是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也是作者及同仁多年电路课程教学的心得。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篇为电路学习指导,包括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电路的等效变换、线性电路分析方法及电路定理、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基本正弦电流电路、互感与谐振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电路的频域分析与网络函数等十一章;第二篇为电路实验教程,包括实验技术基础知识、实验项目二章。其中实验项目含基本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共25个;第三部分为附录,内容包括阶段检测题、常用电工仪器设备的原理与使用。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电类及电气信息类本、专科专业的师生作为电路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及电路实验教学教材,也可作为学生考研复习电路理论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
1.1 学习要点
1.1.1 要点
1.1.2 重点与难点
1.2 学习指导
1.2.1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功率
1.2.2 电路元件
1.2.3 基尔霍夫定律
1.3 例题分析
第2章 电路的等效变换
2.1 学习要点
2.1.1 要点
2.1.2 重点与难点
2.2 学习指导
2.2.1 电阻串、并联及星形、三角形等效电路
2.2.2 无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求解方法
2.2.3 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
2.3 例题分析
第3章 线性电阻电路分析方法及电路定理
3.1 学习要点
3.1.1 要点
3.1.2 重点与难点
3.2 学习指导
3.2.1 独立节点、独立回路的选取和数目
3.2.2 系统分析方法
3.2.3 电路定理
3.2.4.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
3.3 例题分析
第4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4.1 学习要点
4.1.1 要点
4.1.2 重点与难点
4.2 学习指导
4.2.1 电路的初始值
4.2.2 一阶电路的求解
4.2.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4.2.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4.2.5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4.2.6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4.2.7 求解一阶电路响应的三要素法
4.2.8 二阶电路
4.3 例题分析
第5章 基本正弦电流电路
5.1 学习要点
5.1.1 要点
5.1.2 重点与难点
5.2 学习指导
5.2.1 正弦量概念及基本知识
5.2.2 R、L、C元件的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5.2.3 阻抗的串联和并联
5.2.4 正弦电流电路的功率
5.2.5 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5.3 例题分析
第6章 互感与谐振电路
6.1 学习要点
6.1.1 要点
6.1.2 重点与难点
6.2 学习指导
6.2.1 含互感的计算
6.2.2 空心变压器
6.2.3 理想变压器
6.2.4 电路的谐振
6.3 例题分析
第7章三相电路
7.1 学习要点
7.1.1 要点
7.1.2 重点与难点
7.2 学习指导
7.2.1 三相电路的连接
7.2.2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
7.2.3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7.2.4 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与测量
7.3 例题分析
第8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及非线性电路
8.1 学习要点
8.1.1 要点
8.1.2 重点与难点
8.2 学习指导
8.2.1 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8.2.2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8.2.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8.2.4 非线性电阻、电容、电感的概念
8.2.5 小信号分析法
8.3 例题分析
第9章 电路的频域分析与网络函数
9.1 学习要点
9.1.1 要点
9.1.2 重点与难点
9.2 学习指导
9.2.1 运算电路
9.2.2 拉普拉斯反变换
9.2.3 网络函数的定义
9.2.4 网络函数与冲激响应
9.3 例题分析
第10章 二端口网络
10.1 学习要点
10.1.1 要点
10.1.2 重点与难点
10.2 学习指导
10.2.1 二端口网络的定义
10.2.2 二端口网络的方程与参数
10.2.3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10.2.4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10.2.5 回转器及负阻抗变换器
10.3 例题分析
第11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11.1 学习要点
11.1.1 要点
11.1.2 重点与难点
11.2 学习指导
11.2.1 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和割集矩阵
11.2.2 节点电压法的矩阵形式
11.2.3 状态方程
11.3 例题分析
……
第二篇 电路实验教程
第1章 电路实验技术
第2章 实验项目
附录
节选
(2)根据获得测量结果的数值方法的不同,测量可分为两类: ①直读法根据测量仪表的指示值直接读出被测量的数值。如用电压表测电压,用电阻表测电阻等。这种方法简便、快速,但仪表的准确度限制了测量的准确度。 ②比较法将被测量与已知标准量在比较仪器中进行比较,从而获得被测量的数值。它又分为零值法(如用电桥测电阻),差值法(如用电位差计测电池电动势)及代替法(如在保持各测量仪器状态不变的情况下,用标准电阻代替磁电系表头,而获得该表头的内阻。)比较法测量准确度高,适用于精密测量,但所用仪器设备比较复杂,操作麻烦。 2.测量方法的选择 在实验中测量方法的选择通常考虑以下几个要求: (1)足够的灵敏度。 (2)适当的准确度。 (3)对被测电路状态的影响要尽量小。 (4)测量简便可靠。 (5)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和测量后的数据处理尽可能简便。 (6)对被测量性质作深入了解。如参数是否线性、数量级如何、对波形和频率有无要求、对测量过程的稳定性有无要求等。 根据上述要求,合理选择测量方法及有关的仪器仪表和设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