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汪勇著
页数:378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653075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警管区制研究》对警管区制产生的时代背景、制度基础、创建过程、发展阶段、社会评价以及历史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考察。考察这一制度,分析其在历史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对于了解当时警政制度对于国民政府政权统治的影响,警政制度建立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国民政府时期警察、政权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及其为当今公安实践发展提供历史经验与素材等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警管区制研究》适用于警察区域管理研究人员、警界高层管理者及相关读者。
作者简介
汪勇,男,1962年生人,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系副主任、图书馆馆长、校长助理,现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委员、教务长。享受公安部部级津贴。研究领域为公安学基础、警察行政管理。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和教材有《警察勤务论》、《警察巡逻勤务论》、《政治建警论》、《中国公安特色之研究》等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曾获公安部金盾工程一、二、三等奖、公安部软科学三等奖、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各层次奖励数十项。
本书特色
汪勇编著的《警管区制研究》内容介绍:本书依据著者博士学位论文整理而成,之所以选取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警政建设中一个优良的勤务制度——警管区制作为研究主题,意图首先在于其内涵与运作方式本身具有科学的价值;其次在于反映了警政对于政治的意义;更重要的则想抛砖引玉,燃起一把热火,唤起更多的学者关注中国近代警察的历史财富,还原历史真相,丰富警学理论研究成果,并通过分析此制度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对于警政产生的推动作用,分析利弊得失,为当代中国警察勤务制度的科学化分析与设计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
目录
前言绪论第一章 警管区制产生前警察勤务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清末至民国中前期警察勤务制度的探索 一、从社会治安控制方式层面进行的探索 二、从警力组织化管理角度进行的探索 三、从警力合理化配化角度进行的探索 四、检讨与反思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国外警察新式勤务制度的引进与实践 一、留学生群体的选送 二、 日本“受持区制”的引进与南通早期实践 三、英美“比特区制” ( Beat System)的引进与实践 四、时“受持区制”与“比特区制”的反思第二章 警管区制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江苏省首倡警管区制理念 一、警管区制的提出 二、警管区制的开端 三、警管区制的试行准备 第二节 昆山正式试办警管区制 一、昆山推行警管区制的基础工作 二、警管区制在昆山的正式试行 三、昆山警管区制实施情况的考察 第三节 江苏全省推行警管区制 一、宜兴县试办警管区制 二、嘉定县试行警管区制 三、省会试行警管区制 四、无锡县试行警管区制 第四节 全国推行警管区制受阻 一、制定警管区制全国推行总体规划 二、警管区制因抗战受阻 三、后方实施警管区制情况第三章 管区制与警员制 第一节 警员制的提出 一、警员制产生的背景 二、李士珍力主警员制 第二节 警员制和警管区制的结合 一、国民政府关于整员制的总体制度安排 二、关于警员的教育培训体制 三、警员待遇 四、关于实施警员制的效果 五、警员制和警管区制的结合 第三节 警员警管区制的推行 一、警员警管区制的早期实验 二、警员警管区制的正式推行第四章 警管区制与保甲制的结合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的复兴 一、保甲制的复兴 第五章 关于警管区制的争论 第六章 警管区制的影响附录1 各级警察机关编制纲要附录2 省会警察局组织暂行规程附录3 市警察局组织暂行规程附录4 县警察机关组织暂行规程附录5 改进中国警察建议书附录6 “中央警官学校”二十八年度教育计划附录7 整理后方警政计划附录8 原始五年建警计划草稿附录9 十年建警计划摘录附录10 江苏省民政厅二十四年公安行政计划附录11 江苏省民政厅试办警管区实施程序附录12 江苏省推进警管区制实施办法纲要附录13 昆山县苦察局施行苦管区制计划附录14 昆山县公安局二十四年度中心工作实施大纲附录15 昆山县警察局警管区工作纲要附录16 上海市警察局实施警员管区制纲要附录17 浙江实施警管区制办法附录18 福州市警察局奋管区实施计划附录19 福州市警察局苦管区派驻警士规则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