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与“优胜劣汰”发展观的比较

封面

作者:徐道一

页数:150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507030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观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实生物”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成果和应用等。

作者简介

  徐道一,男,1934年生,浙江鄞县人。
  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3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副博士学位。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国家地震局地质所工作,研究员。曾从事数学地质、天文地震、天文地质、天地生综合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发起和组织了全国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20世纪90年代提倡天地生人系统观。代表性著作有:《数学地质引论》、《天体运行和地震预报》、《天文地质学概论》、《中国天文地质事件》(英文版)、《周易科学观》、《周易与当代自然科学》、《周易与21世纪》等,已发表论文410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第一套自然国学研究丛书。其任务是:开辟自然国学研究方向;以全新角度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以全新角度介绍和挖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知识,为当代科技创新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提供一系列新的思维、新的“基因”。它是“一套普及型的学术研究专著”。

  本书为该丛书中的一本,内容如下:“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传统科学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结出了丰富的成果。本书列举在传统农业、中医药、冶金、器械(弓箭、车辆)、音乐、水利、阴阳历、建筑等领域的一些事例加以说明。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内涵
 (一)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二)晏婴的有关论述
 (三)“和”是多样事物的统一
 (四)“生”与“继”
 (五)“和”与“同”
 (六)“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的异同
 (七)“和实生物”的理论基础——阴阳的对待统一
第二章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观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一)《周易》有关论述
 (二)诸子百家有关论述
 (三)秦以后有关学者的论述
 (四)当代学者有关论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与“优胜劣汰”发展观的比较》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58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