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之泓著
页数:266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387361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漂离航道、另类教化、草根之交、生存壮歌、叩击命运、柳暗花明、眷恋热土、跨越国门。
作者简介
朱之泓,出生于河南孟津,成长于宁夏固原。宁夏大学(原宁夏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银川市某中学高级教师。曾在《宁夏大学学报》《宁夏教育》《新疆教育教学研究》等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及散文、随笔多篇,多次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科研论文评比和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本书特色
作者记述当年自己的插队经历,以及如何从一名女知青成为一名获的“师德标兵”和“教学能手”称号的女教师,并且加入党组织,之后又培养女儿考入国外知名大学。由此,为自己的女儿那一代年轻人留下励志文字。
目录
第一章 漂离航道
第二章 另类教化
第三章 草根之交
第四章 生存壮歌
第五章 叩击命运
第六章 柳暗花明
第七章 眷恋热土
第八章 走出国门
节选
第一章 漂离航道
慢悠悠的毛驴车像一块舢舨,载着我漂离了我成长的小城,也载着我的梦想慢悠悠地向那可知又不可知的远处漂移着……
漂离我的城
那是1968年底的一天,宁夏固原县的影剧院里人头攒动,红色的宝书挥成一片,红色的口号此起彼伏。这便是全县知识青年与城市居民上山下乡动员大会会场,我被安排作为知青代表在大会上表了红心。尽管下乡插队不是我的初衷,但我的发言依然是那样真诚,那样满怀豪情,以至于在感动听众的同时,也把自己感动了。
随后,我用了几分钟时间,就把户口从县城迁到了30公里外的杨郎公社。17年后,依据劳动人事部劳人培(1985)23号文件规定,我们下乡插队的时间可以被计算为工龄。固原档案馆开出的证明上显示,我迁走户口的那天是1968年12月13日。
等待启程的那几天,我经常见到人们顶着清晨的寒风排队买豆腐,因为元旦已经悄然来临。我想,他们今后还将一如既往地住在县城里,而我家却从此领不到我的那1斤豆腐票和0.5斤肉票了。
接我们的毛驴车终于来了,没有热烈的欢送场面,没有记者的闪光灯,只有弟妹们用泪眼送我背着一个被子卷儿,提着一个黄挎包出了门。那挎包的翻盖上用红油漆印着“红军不怕远征难”七个毛体字,从此我便挎着它开始了我的另一种长征。
我不记得是几点钟出发的,只记得在零散分布着星星的夜空下,我和我的一个同伴半躺半坐在毛驴车上,背靠着自己的铺盖卷,蜷缩着腿,身上盖着一件散发着羊膻味儿的光板子老羊皮大衣。这件皮大衣是从赶车人身上脱下来的,而赶车人此时只穿着一件破棉袄。
在不停晃动颠簸着的毛驴车上,觉是不能睡的,夜幕下也看不见赶车人脸上的表情,只看见赶车人的烟锅头上有一星亮光在一闪一闪。我想与他攀谈几句,但他似乎并不健谈,我问两句他答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