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明
页数:304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8075285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李叔同,曾名文涛、岸、哀,字息霜、惜霜、成蹊等,号叔同,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其别署甚多。李叔同于1880年出生于天津,进士、大盐商家庭。李叔同自幼随母亲学习诗、书、琴、画,他在少年时已擅长吟诗、作画、写字、金石篆刻等。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李叔同早在日本留学时,就与其他几位留学生一起,从事西洋油画、音乐和话剧的创作实践,并将其介绍到中国。他最早将广告内涵及图案设计引入中国;最早将现代木刻和西洋美术史介绍到中国;最早采用人体写生教学法;采用西洋作曲法创作出中国第一首多声部合唱曲;首倡改良中国画,提出了独特而又富于远见的艺术见解。
本书特色
《澈悟的思与诗:李叔同的文艺创作及文艺思想研究》由巴蜀书社出版。
目录
绪论第一编 时代·社会·个体文化人格第一章 文化断裂时代的文化人格第一节 “未到晨钟梦已阑”第二节 “心性澈悟秉懿行”第三节 “心灵蕴藉显高德”第四节 “花中正色自含黄”第二章 激扬沉郁的忧国情殇第一节 杜鹃泣血洒“泪墨”第二节 沉郁太息哀故国第三节 壮怀激烈绽“血花”第三章 慧然独悟的“思”与“诗”第一节 孤寂诗者的悲凉绝唱第二节 “真”与“幻”的咏叹第三节 “高蹈”生命意识的“秋思”第四节 “界内”诗意 “界外”思境第二编 文艺创作·文艺思想第四章 “衔花佩实”的文艺审美创作旨趣第一节 “清真”与“雅正”第二节 “雅言”的空明意指第三节 新时代的第一声鸟鸣第四节 古诗意与洋歌调的天作之合第五节 《送别》:深承眷注逝水年华第五章 “含思倾妍”的文艺审美教育观第一节 “先器识而后文艺”——创美主体成人、成艺之德第二节 “天宇之寥廓,可以养真”——审美主体人格养成第三节 “声音之道,感人深矣”——审美主体心性养成第四节 “美术”的审美之维第六章 论绘画艺术的审美特性第一节 绘画艺术的审美特性第二节 绘画艺术的审美价值与社会进步……第三编 宗教精神·文化传承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澈悟的思与诗:李叔同的文艺创作及文艺思想研究》由巴蜀书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