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萧红著
页数:180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463103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
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用她绘画式的语言,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的意境,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的巅峰之作,为中国文学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作者简介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原名张遁莹,“萧红”系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她幼年丧母,继母对她冷落,却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祖父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使萧红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她参加过“五卅”惨案,经历过始乱终弃的包办婚姻,还险些被卖入妓院,后结识萧军并走上文学道路,深受鲁迅的赏识。
寂寞的童年生活以及成年后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岁月强化了萧红性格中的敏感和坚韧倔强,同时,女性所独有的纤细敏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感悟能力,使她成为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作家,“她是凭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
1935年,《生死场》的出版使萧红一举成名。1940年1月,萧红随端木蕻良抵达香港。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1月22日,萧红与世长辞,在战火纷飞中,寂寞地离开了人间。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1935)《呼兰河传》(1941)《马伯乐》(1941),散文集《商市街》(1936)《回忆鲁迅先生》(1940)等。
本书特色
《呼兰河传》以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萧红小说的风俗画面并不仅为了增加一点地方色彩,它本身还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
——文学评论家夏志清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我以为是唯一的。
——林贤治
目录
知识链接
《呼乎兰河传》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声
阅读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