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房林玉著
页数:256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117112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学校课程规划的理解;“工厂意象”学校课程规划批判;学校场域的存在论解读;学校课程规划的制约因素等。
作者简介
房林玉,1970年5月10日生,教育学博士,辽宁阜新人,现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副教授。
1994年毕业于锦州师范学院,获法学学士,2006年毕业于渤海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并于2007年获英语专业文学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在《江苏高教》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代表作有《高校场域知识的教育学立场解读》、《高等院校教学论教材的比较与思考》、《整体论境域中的学校课程规划》、《教学论研究要面向教学事实本身》、《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重建》等。目前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研究。
本书特色
《学校课程规划研究》从存在论意义上审视学校课程规划的本体问题——学校作为场域而存在,它需要一种在场的课程规划。学校是课程活动重要场所,课程改革政策最终需要落实到学校中才能实现。如果没有富有个性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任何改革措施都将会流于形式。本书由教育学博士房林玉著。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学校课程规划的必要性
(二)关于学校课程内容的规划
(三)关于学校课程实施的规划
(四)关于学校课程评价的规划
(五)关于课程规划的制约因素
(六)关于课程规划的案例
三、研究的价值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学校课程规划的理解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学校课程规划的必要性
(二)关于学校课程内容的规划
(三)关于学校课程实施的规划
(四)关于学校课程评价的规划
(五)关于课程规划的制约因素
(六)关于课程规划的案例
三、研究的价值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学校课程规划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