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伟大之所以伟大-人类文明传承密码

封面

作者:孙墨青

页数:244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080677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位青年艺术工作者对艺术的本质的追问。作者试图在书中回答“人类文明的传承密码是什么”这一大问题。他从绘画、雕塑、文学、音乐、建筑五大类艺术以及思想和宗教入手进行探究,重点分析了十种伟大的艺术作品,得出了富有启发性的答案。全书文笔流畅,旁征博引,启人深思。

本书特色

做为人类的一分子

    我愿将此书献给举着文明之火引我们前行的先贤

  做为学了

    我愿将此书献给已有百年历史的清华

  做为人子

    我愿将此书献给养育我的父母

目录

序言
《伟大之所以伟大》阅后何兆武
沉思的梦刘巨德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我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绘画
微笑,人类最美表情;;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向阳光汲取生命能量;;梵高的《向日葵》
雕塑
用英雄尺度撑起神圣尊严;;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思想,人类起飞的翅膀;;罗丹的《思想者》
文学
君子之风与理想主义;;屈原的《离骚》
温暖与自尊点亮生命之光;;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
音乐
用爱抚慰灵魂;;莫扎特的音乐
欢乐就是人间的天堂;;贝多芬的《欢乐颂》
建筑
雄奇的和平地理坐标;;中华的长城
智与力的永恒纪念碑;;埃及的金字塔
思想
弃欲之重、乘善之舟、扬仁爱之帆;;孔子、老子、苏格拉底
宗教
修德者皆有光明之去处;;耶稣、释迦牟尼
第三部分
人类文明传承基因及其普遍性
文明传承基因是形成共同记忆的密码
伟大人格激活伟大的基因
人类文明传承法则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前言

海子说:必须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贫乏的时代。

关于这一点,人们已经说得够多了。

让我格外好奇的是,在众多的短暂和贫乏之外,是不是另有一些恒久而充盈的事物?在这个不知疲倦地炮制平庸信息,而又迅速把它们遗忘的时代里,我们的文明是不是另外拥有一些人类永恒的记忆?如果确实有,那么它们中间有什么相似之处?是什么让它们跨越地域、民族、信仰,跨越文化鸿沟甚至凿穿历史,终于让人类刻骨铭心?

我渴望找寻人类文明传承中的基因密码。当我望向凡高的《向日葵》、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贝多芬的《欢乐颂》、金字塔和长城、孔子和佛陀……

我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似乎冥冥之中触摸到了同一般暖流、同一种心跳,看到了同样的光明,我仿佛找到了答案。

节选

问题的提出

   我是一个画画的小子。

   画画原本是一件私人的事,直到把画给第二个人看,对旁人造成影响,才被视为“艺术”。同样,画画本是无需问为什么的,然而每当我放下画笔,心里难免会怯怯地想:会有人愿意看我的画吗?会有一个人还是两个?我的画和“艺术”有什么关系,它们也能传世吗?为什么博物馆里那些美妙的作品在画家故去几百年后还新鲜如初,依然让人感动?那些古希腊的静穆塑像和汉代那些生气勃勃的陶俑石刻总是那么让人着迷;教堂唱诗班的音乐不知反反复复唱了多少年依旧那么年轻,给人以宛如新生的喜悦;许许多多的唐诗宋词连同契诃夫的小说、安徒生的童话让人百读不厌;拉萨的布达拉宫、雅典的卫城神殿、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历经岁月沧桑不减其庄严和圣洁,无论世事变迁,它们总是让人在仰视中带着崇敬,不禁心驰神往。这一切是为什么呢?

    人类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东西,不是吗?然而为什么成为人类共同记忆并至今仍对人类生活发挥重要影响的少之又少?清朝曾经举全国之力总结历代文化经典,删而又删,简而又简,所成就的《四库全书》也仍有36304册之多,可其中为今人熟知的究竟十分有限。当我迈进大学图书馆,看到一架又一架的书多到我一辈子也读不完,而其中总有一小部分持续地受人青睐,书页发黄发旧而内容历久弥新;当我踏进北京故宫、柏林博物馆、巴黎卢浮宫,注意到在无数的艺术珍品中总有那么不多的几件被众多游客围了里外三层,让仰慕者们流连忘返;世界上各式各样的剧院、音乐厅不知曾举办过多少场演出,而经久不衰的剧目和曲目常常无外乎那么几种……这是怎么回事?世界上的雕塑有多少,为什么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专门跑到意大利,顶着太阳排大长队就为了去看一眼《大卫》?世界上的围墙有多少,军事工事又有多少,为什么五湖四海的男女老少会不辞辛劳地爬上万里长城,满头大汗还倍感骄傲?

    这还仅仅是我们今天所知晓的,在浩瀚的历史中不为我们所知的创造又有多少?为什么只有其中相当稀少的一部分记忆有幸获得载人传承的殊荣?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伟大之所以伟大-人类文明传承密码》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49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