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余俊
页数:220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609745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采用历史考据的研究方法,既从整体上对商标制度的来龙去脉作了宏观考察,亦从个体上对一些具体制度、具体原理、具体概念的缘起和功能进行了细微分析。本书以“考”为出发,但不以“考”为止限,主要目的仍在于反映制度背后的原理和原则。本书的中心主旨是:商标法的形成,端赖于对商标财产进行法律保护的“需求”。商标法定化的进程,其实是将商标所能带来的各种利益以“财产语言”在法律上加以表达的过程,它体现了对商标财产属性的历史认同,揭示了商标保护模式的正当性基础的转向,即从以维护商标的“信息传播功能”为目的转向以保护商标的“财产属性”为本旨。
作者简介
余俊,男,浙江淳安人,现为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北京知识产权研究基地研究人员。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学博士、民商法学硕士、吉林大学法学学士。2008年至2009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从事访问研究。在《知识产权》、《法学杂志》、《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商标的语源
一、“商标”中文称谓的来历
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商标法
三、“商标”英文称谓的多元
第二节 本书选题的意义
一、访史与知新
二、论理与践行
三、省内与鉴外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
一、史料考据
二、历史比较
三、判例分析
四、体系研究
五、语义分析
第一节 商标的语源
一、“商标”中文称谓的来历
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商标法
三、“商标”英文称谓的多元
第二节 本书选题的意义
一、访史与知新
二、论理与践行
三、省内与鉴外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
一、史料考据
二、历史比较
三、判例分析
四、体系研究
五、语义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