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经济利益与中国农民犯罪原因研究

封面

作者:陈里著

页数:3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161023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经济利益与中国农民犯罪原因研究》论证了压力—反应模式对研究农民犯罪的适用性,构建了农民犯罪成因分析的理论框架,系统探讨了农民犯罪的发生机理和深层原因,得出了经济压力是农民犯罪主要驱动力的基本判断;分析了农民经济压力的来源、特征以及经济压力下农民生存的困境;剖析了经济压力传递、承纳过程,归纳出农民应对压力的基本方式,阐明了诱惑农民犯罪的社会与个人因素;构建了农民犯罪的成本收益模型,揭示了农民犯罪经济决策的过程;形成了预防农民犯罪的制度创新设计,提出了科学可行的思路与对策。《经济利益与中国农民犯罪原因研究》运用压力—反应模式解释我国现阶段农民犯罪发生机理和原因,提出了通过阻断经济压力传导链预防农民犯罪的观点,这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

    
陈里,河南镇平人,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陕西省委党校客座教授,陕西省法学会副会长。近年来先后在西北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农民犯罪的经济原因分析》《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其处置对策》《信息化时代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等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出版《领导国学智慧全书》等著作六部。先后从事教育、宣传、纪检工作,并有二十多年的政法工作经历。近年来主要从事国家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村发展与稳定等方面的工作与研究。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不可逾越的门槛
    一  化解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
    二  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突出问题:三农问题
  第二节  农民犯罪问题严重威胁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成效
    一  农民犯罪是三农问题的极端表现
    二  农民犯罪问题严重妨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第三节  本书的观察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二  本书的基本内容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  国外研究概况
    二  国内研究概况
    三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和趋势展望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理论的指导意义
    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犯罪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  犯罪是对社会的极端反抗
    三  犯罪是经济因素造成的
  第六节  本书可能的创新点
  第七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农民犯罪成因分析的理论模式:压力—反应模式
  第一节  经济利益:开启农民犯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经济利益与中国农民犯罪原因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46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