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好故事胜过大道理-好孩子是用故事教出来的

封面

作者:王怡仁

页数:203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8073369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通过将故事开拓孩子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既实用又有效。
  孩子的小脑袋总是装着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和无数的问号,用讲故事的方法启蒙孩子的思维,拓展孩子无限延伸的创造力。美国儿童心理专家发现,父母经常讲故事给孩子听,能有效训练孩子的思考能力,并搭建起亲子间亲密互动的桥梁。

作者简介

  王怡仁,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专科医师。
  台北市立疗养院总医师,阳明大学兼任临床讲师。专长于儿童青少年精神领域,每周接待大批亲子教养咨询,儿童青少年精神医疗,亚斯伯格儿童及长时自闭症团体,家长团体等前来咨询治疗。对孩子的思维发展研究颇有建树。

相关资料

  序1
  说故事,萌发孩子理性
  故事,对各年龄段、不同社会阶层,甚至是整个企业、国家来说,都有其独特的吸引力与重要含义!对成人而言,他们通过杰出人士的奋斗经历与精神,激励自己向上,并借鉴他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对父母而言,他们通过成功教养的故事分享,调整自己的教养模式,期许孩子也能培养出通情达理的态度;对孩子而言,他们通过故事,拓展创造与想象力,并从中获取知识与处理问题的态度与方法,进而打下良好品行的根基!

  因此,让孩子从小接触故事,远比生硬、抽象地对孩子“说道理”更有效。事实上,在多年的教育经验里,我便有所体悟了。
  由于数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最头痛、也最难以理解的科目,若老师只是在台上自顾自地说着乏味理论,学生们当然会有如“鸭子听雷”,有听没懂。但是,我发现只要每次将其原理的来龙去脉以故事的方式说给学生听,他们不仅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解题速度还加快了许多。

  同理可证,我也将这套“说故事”的方法运用在我的孩子们身上,当他们犯错、遇到困难时,通过故事来传递道理,让孩子从中摸索出解决方法;当期望孩子在学习上有所进展时,通过故事来引领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童言童语的说法,将使孩子能更完整地吸收故事精髓,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观念与心态。

  此次,本书作者王怡仁医师在庞大的亲子书海中,投下一枚震撼炸弹!首创“一书二用”的教养方式,同时将父母对教养上的疑惑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以生活情境与童话故事的方式,进行亲子间的延伸讨论。通过书中故事的联结,为父母与孩子搭起一座良性的沟通桥梁,使亲子关系更为紧密。在此诚挚推荐本书给天下父母,期望利用故事的影响力,尽早启蒙孩子的理性,激发其潜藏已久的天赋!

  国际亲子教养专家王擎天             

  序2
  启迪孩子心灵的故事良方
  孩子是我们最大的财产,快乐的源泉,父母都期待孩子们能健健康康地成长,快快乐乐地生活,更殷切盼望孩子能拥有良好的品德,但却往往不尽如人意,让父母伤透了脑筋,究竟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

  我常常思考,生活水平与教育程度越提升,家长们便越重视孩子的教育质量,但明明已经为孩子安排了所谓的“最佳”教育方式,为什么孩子还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出现呢?因此,对现今的父母而言,孩子的教养问题可以说是越来越棘手!

  从事幼教工作数十年的我,常常观察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欣赏孩子们在团体之中的相处模式,甚至也常常见到孩子们的争执及各式各样的行为问题,因此在多年的教学生涯里,我常会借助“绘本故事”来引导孩子建立正向行为。现今孩子的情绪较难掌控,常常不动口而是先动手来处理纠纷,因此我经常讲《爱花的牛》的故事,来教导孩子培养正向情绪;透过故事的导读,再分享并进行讨论,让孩子们清楚地知道,当遇到生气的事情时,大吼大叫、生气是没有用的,应以更理智的方法来处理生气的情绪。所以,“故事”对于正在萌芽理性的孩子来说,其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同时身为父母及教育工作者的我,很荣幸有此机会比大家更早接触到这本书,内容从“家有宝贝——生活story
”着手,解读现代父母经常遇到的教养问题,再通过“家庭教养堂——当孩子的心理医生”,提供教养原则,让父母找到合适的方法教育孩子,犹如亲子教养咨询门诊;接着,运用“童言童语说故事——道理也能通”所精心选编的故事,以儿童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述故事,以正确引导孩子的思维,让孩子拥有良好品格;并在文末的“互动是启蒙的开始!
—— 10mins亲子互动”提供增进亲子感情的游戏与方法,让双方关系更融洽。
  此外,在整本书中,更包罗了从幼儿时期的发展到孩子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适应、人际互动、交友、对性的好奇、对爱的探索等问题,提供父母最具创意与灵活的解答,因此衷心推荐本书给各位爸爸妈妈、教育工作者及最可爱的小朋友们!

  台中市镇平“国小”附设幼儿园园长  王惠美
  序3
  “故事”是疗愈心灵的医生
  在多年的团体治疗里,我们经常会通过“故事”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方法不外乎是治疗师先起故事的头,最后让孩子结尾;或者通过故事接龙的方式来了解孩子内心最深层的潜意识,而治疗师便可从中分析他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故事治疗。

  在美国,就曾有一个案例是通过故事来治疗孩子心理的。艾维是一位个性冷漠、不善表达的10岁单亲儿童,而治疗师通过《小熊采蜂蜜》的故事,了解到他与妈妈的关系与问题。小熊代表自己,蜂窝代表妈妈,而蜂蜜代表爱的来源,由于艾维在讲述小熊采蜜的过程中都没受到蜜蜂的阻挠,显示出他期望从母亲那儿获得关注时,不会受到母亲的责备或伤害(指蜜蜂的毒针);由此推论,治疗师也利用故事让艾维知道当他受到伤害时,其实可通过其他渠道寻求慰藉,满足心理上的遗憾。因此,治疗师讲述小熊因了解蜜蜂有时并不喜欢他去采蜂蜜,所以他会去附近的枫树林采树皮滴下的甜甜蜜汁,以此让艾维知道即便他无法从母亲那儿得到他所期望的关爱,但依然能从其他渠道,如朋友、长辈等那里来寻求协助。

  医学博士佩塞斯基安表示,故事是一种图像与意像的语言,通过“说故事”能将其角色与自己的情况相对应,并以角色处理问题的方式来解决自己内在情绪的冲突与矛盾。所以本书的主轴便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再加上个人多年的亲子团体治疗经验,故创造出针对父母与孩子进行双管齐下的故事教养。

  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不安、忧郁与矛盾,都能通过故事而获得解答,诸如人际相处的难题、父母间的争吵、如何面对亲人死亡,以及难以启齿的性等,利用儿童所能理解的童话内容,赋予孩子无限想象的空间,藉此让层层疑团获得解答,使其提早理解世界的人情世故、培养其通情达理的处世态度!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青少年儿童精神科医师  王怡仁

本书特色

  每天补给心灵养分,唤醒孩子心中的理性嫩芽。
  用趣味小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出聪明的孩子。

目录

推荐序  说故事,萌发孩子理性
推荐序  启迪孩子心灵的故事良方
编者序 “故事”是疗愈心灵的医生
chapter 1? 影响孩子一生的品格要从小培养
幼儿期培养好习惯
1.拇指、奶嘴要离口——建立孩子安全感?
童言童语说故事——拒绝长大的花仙子美美?
2.  不打招呼不等于“没礼貌”——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童言童语说故事——开心城堡与生气城堡?
3.让孩子做好分内的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童言童语说故事——不爱干净的公主?
4.  允许孩子犯错是成长助力——理性看待孩子的错误?
童言童语说故事——和善爸妈?
5.  电视广告荼害孩子价值观——教孩子懂得控制欲望?
童言童语说故事——芊芊的广告梦?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好故事胜过大道理-好孩子是用故事教出来的》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4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