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遍地开花: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

封面

作者:李琼编写

页数:119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463180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永恒的丰碑·青少年应该铭记的共和国故事·遍地开花: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永恒的丰碑·青少年应该铭记的共和国故事·遍地开花: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汇集了24个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河南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广西创建信息服务站;贵州湖南依靠科技脱贫;葡萄大王热心助人脱贫等。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1-14岁
  1985年5月22日,国家科委提出“星火计划”;1985年10月10日,召开一次“星火计划”会议;1986年1月1日,中央决定实施“星火计划”……《永恒的丰碑·青少年应该铭记的共和国故事·遍地开花: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选取了24个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详细讲述了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目录

一、中央决策
国家科委提出“星火计划”
召开第一次“星火计划”会议
中央决定实施“星火计划”

二、贯彻实施
全国开始实施“星火计划”
“星火计划”在全国普遍展开
为“星火计划”筹集资金
政府设立国家星火奖
发出“星火计划”倡议书
举办田间学校和技能培训
广西创建信息服务站
河南农民依靠科技致富
海归学子带动农民致富
推广良种的“星火计划”带头人
种香菇的“星火计划”带头人
智力科研的“星火计划”带头人
不断培育西瓜新品种
为“星火计划”而献身的人
“星火计划”获得巨大成功

三、人民受益
贵州湖南依靠科技脱贫
造福家乡的“星火计划”带头人
“星火计划”带头人带领乡亲致富
葡萄大王热心助人脱贫
争做“星火计划”的火炬手
各方盛赞“星火计划”造福人

节选

  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制以后,农民起早贪黑地在自己的土地上拼命干,但劳动生产率依然很低。农民想致富,但怎样才能更快地富起来呢?当时,杨浚是国家科委副主任,这个重大的历史命题,日日夜夜牵动着他的心。  这时,国家科委在河北省召开一个山区工作会议。杨浚分管这一片的工作,他和国家科委在太行山搞试点的攻关局副局长奚惠达一起前往河北参加这个会。  会前,杨浚和奚惠达深入到太行山区去实地考察。他们来到河北农业大学养兔的试验点。农业大学的老师向他们介绍说,原来农民养兔,就是在地上打个洞。兔子身上有一种寄生虫,传上了就会患球虫病。这种寄生虫是通过粪便传染的,由于兔子把粪便拉在地上,这种寄生虫很容易就传开,兔子便接二连三地死去。因此,养兔在这里很难推广开,也难以致富。  这个农业大学的老师说:“我们只推广了一项技术,就是给兔子搭个简易的小屋,让兔子住在格子板上,粪便通过格子漏下去,兔子接触不上粪便,就传不上寄生虫,也就不会得球虫病,兔子就能一窝窝顺利地繁殖。”杨浚听了非常高兴。他一户户到农民家中去看,与农民交谈。农民告诉他,养兔子成本低,繁殖快,一公一母,3个月下一窝,一窝10多只,不用买饲料,就吃点槐树叶和草,一年可以挣几百元。  杨浚还上山去考察了饲料资源,只见洋槐树满山都是,树叶随手可摘。农业大学的老师告诉他,洋槐树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很好的饲料。  “资源加技术就是财富啊!”杨浚感慨万千。  接着,杨浚又来到河北农大推广修剪果树的试验点,只见满山遍野都是枣树、柿树。板栗树原来要10年左右才挂果,这里经过修剪的板栗树才3年就已经挂果了。  农业大学的老师告诉他,太行山果树资源很丰富,但农民不懂科学,从来不修剪。他们来推广剪枝,开始农民不信,有些农民怕把他的树剪坏了,专门挂上块牌子:此树不剪。可是,第二年,看见修剪的果树结得特别好,这些农民思想上受到很大触动,他们都抢着让农业大学的老师为他们的果树剪枝。  杨浚听着高兴地笑了。  在山区工作会议上,杨浚又和大家进一步研讨山区技术开发中的问题。  在山区考察的时候,一些怪现象曾经使杨浚十分困扰:国家发给农民良种,一些农民煮了当饭吃了;给他种羊繁殖,他们杀了,肉吃了;你封山育林,他砍了当柴烧了……是农民不欢迎科技吗?杨浚经过认真考察,终于知道农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没有吃的,没有烧的。连眼前的生计都无法解决,农民怎么去热爱科学技术呢?!1983年12月15日,杨浚给万里、方毅副总理写了《关于科技进山,振兴山区的报告》。  杨浚在报告中提出为什么科学技术成果不能为广大农民所接受的问题。他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适用技术的开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在报告中,杨浚还提出“如何解决农民当前的生计问题”,“什么是技术选择的正确原则”的问题。  杨浚的这份报告受到国务院的重视。国务院把杨浚的这份报告作为参阅文件转发给在京的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及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杨浚通过对山区的深入考察和研究,找出了将科学技术与贫穷落后的中圉农民联结起来的桥梁,这就是适用技术。就像太行山区的剪枝、养兔一样,它能很快被农民群众所接受,很快见到经济效益,解决农民当前的生计问题。所以,这样的科学技术,能很快变为亿万农民征服自然、创造财富的武器。  这条技术路线,正是“星火计划”产生的基础。因为当时正有排球热,对这种技术,群众称它为“短、平、快”。这些短、平、快项目,商品化周期短,与广大农村技术水平相适应,取得经济效益快。这样,就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及乡镇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  杨浚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主持起草并签发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报送国务院。  “星火计划”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1985年元旦,国家科委的一些领导没有休假。他们正在科委主任宋健的办公室开党组会议。后来,宋健回忆起这次会议时,说:就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星火计划”。我们党组的很多同志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他们对农村贫困的生活,古老的自然经济很熟悉,对农民很有感情,都感到农民那么辛苦还那么穷,甚至不得温饱。中国的农民为人民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多少农民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一切,但他们现在仍然还很贫困,说起来大家心里都很难过。  会议很快取得了一致意见,动员全国科技界的一批科技人员到农村去,到农民中去,传播科学技术。要把农村的科技工作提到战略高度和战略地位来抓,发起制定一个计划,大家给它取名叫“星火计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遍地开花:国家星火计划全面启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4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