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水文明的崩溃

封面

作者:[英] 亚历山大·贝尔 著,罗红 译

页数:263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55022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当水危机步步紧逼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这本本书由亚历山大·贝尔著,罗红译,首先,本书旁征博引地讲述了一个多彩的“人和水的故事”;数千年来,通过对水资源的掌控,人类创造和发展了文明;在人类的兴衰成败和文明的起起伏伏中。水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然后,它掷地有声地提出警告:由于我们对水资源的无知和贪婪,人类文明正濒临坍塌。于是,在这部世界水文明史的鲜活脉络中。作者试图和读者一起寻找的答案,也就呼之而出了。

  本书既有鲜明独特的思想观点,又有生动有趣的史实知识(包含210幅插图);不仅能满足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的需要,还可为普能读者提茶余饭后的消遣。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贝尔(Alexarlder Bell)。BBC、《观察家报》(The Observer)和《先驱报》(The Herald)记者。除了英国本土外,他也奔波于世界各地。对各种冲突和重大事件进行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认识到: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方式,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新闻。于是。他深深着迷于水怎样影响了世界,并不断关注和研究这个主题。现今,他和配偶、女儿一起生活在爱丁堡。

本书特色

  这本《水文明的崩溃》由亚历山大·贝尔著,罗红译:

  ◆在地球总水量中,可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所占的比例只有1%;

  ◆人类的文明起源于沟渠,沟渠的挖掘正是文明开始的另一种标志;

  ◆人类历史上统治阶级的形成,最早源于对水源和食物的掌控权力;

  ◆希腊和英语字母表中的第一个符号“a”,都源于古老的象形文字“水”;

  ◆世界上第一部完整法典《汉穆拉比法典》中的“权力”,是关于对水的掌控的;

  ◆负责修建古罗马第一座桥梁的工程师被称为“建桥主管”,这个词就是后来的“教皇”;

  ……

  更多精彩,尽在书中!

目录

前言

开篇 水资源日趋枯竭,人类何去何从

第一部分 水文明的起源

水是一切地球文明的基础,人类从一开始就离不开水。那么,我们是如何利用水资源创造文明的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一起去触摸它们生动的脉络吧。

第1章 两河流域:西方文明的源头

第2章 中国、印度河流域和美洲:水中绽放的奇葩

第3章 埃及:尼罗河的赠礼

第4章 雅典和罗马:善于掌控水的城邦

第5章 荷兰:与海争地的国度

第6章 美国:用水打造的世界标杆

第二部分 水文明的孕育

人类从蛮荒走向先进,文明不断进步。无论是承载精神思想的宗教、文化和建筑,用以征服自然的河道改造、大坝,还是体现进步标志的城市、健康卫生与工业,这一切无不和人类掌控水资源的能力密切相关。

第7章 上帝、天堂和花园:水净化的信仰

第8章 喷泉和许愿池:文明浸淫出的象征

第9章 河流:人类驯服自然的双刃剑

第10章 公共卫生:一个离不开水的难题

第11章 煤炭和棉花:水危机的催命鬼

第12章 大坝:水和政治碰撞的产物

第13章 城市:人口大规模聚居的悲剧

第三部分 水文明的崩溃

人类文明源自水,但也可能毁于水。对水资源无尽的索取,无知的运用,过多的开发,这些都会导致我们的文明轰然倒塌——一水资源入不敷出、土地盐碱化、全球经济失衡、世界性战争爆发……

第14章 欲望和无知:文明难逃毁灭

第15章 卫浴和草坪:奢侈终结未来

第16章 灌溉的苦果:土地盐碱化

第17章 问题的核心:农牧业耗水巨大

第18章 全球化贸易:水资源失衡加剧

第19章 第三次世界大战:水争端可能导致恶果

结语 迪拜模式,无法成为人类的未来

节选

排干土地则是非常昂贵的。你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设备,去挖掘沟渠、搬运土壤、修建闸门和桥梁。古老的文明能够通过保证粮食供给来组织军队进行劳作。在食物比较匮乏的地区,人们为了获取一日三餐,愿意互相合作进行水利项目建设。但是,这种保证在欧洲北部起不到同样的作用,因为那里粮食供给充足–公共土地上野生的动植物就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农民不会对领主那么感恩戴德。在美索不达米亚,强者控制着水,因此也控制着食物的流向;但在欧洲,农民只是依赖领主对他们进行军事保护,这首先就不是一种很迫切的需求关系。

所以,如果一个荷兰领主只是下达命令要他领地上的人们去排干土地,这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为这些人尽管可能是浑身湿乎乎、脏兮兮的,但他们很可能并不饥饿。要完成这样的工程,领主就需要付给他们工钱。由于这项工程非常昂贵,领主不太可能负担得起这样大规模的项目。于是,从海水中就浮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所有权。封建模式让位给了由投资者组成的辛迪加财团(syndicates of investors)。比如,比姆斯特尔项目(Beemster Project)就是由一组富有的阿姆斯特丹市民投资的。他们的钱被用来购买劳动力,以及建设风车和沟渠所需的材料。为了保证投资能有回报,这个辛迪加财团向土地的使用者收取租金。对这些进行监督的是“水利监察官”(Water Guardian),也就是负责水渠组织管理的官员。这让荷兰人开始认为,小块土地有一种特殊的金钱价值,也就是租金。这相对于土地的全部买断来说是一小步的跨越。于是,“小农”在荷兰的平地上诞生了。

这对封建体系造成了侵蚀,并且用一种商业结构取而代之。决定人们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不是他们对领主或国王的责任感,而是金钱。这种改变影响深远。此时,欧洲其他国家刚刚进入长达200年的以反对封建王权为主题的时期,而荷兰人已经发展出了另外一种体系。在这种体系里,人们认为个人依据自己挣得多少来掌控自己在社会中的命运。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水文明的崩溃》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44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