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春燕,朱宇强,田冰 著
页数:316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28343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清代北方地区的城乡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受封建传统影响最为深重的北方地区为核心的城乡关系研究,从“农业的恢复:清代城乡格局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圈起来的城:中心城市的发展与清代城市化”“蓬勃的市镇:城乡的中介和过渡地带”“传统的士绅: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祭祀和庙会:城乡共举的民俗盛宴”“流动的人口:留着一个根在乡村里”“历史的转折:新环境下城乡关系的剧变”等七个方面多角度和层面透视封建社会晚期我国城乡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异常紧密的关系。在探讨清代北方地区城乡关系的存在基础、地域发展及时空变化的过程中,笔者在不拘泥前人的理解和界定的基础上试图立足于当时的情境及民众的认知与判定,而不仅仅依靠现代的理念和标准简单进行概化,对于鸦片战争前后城乡关系的前后对比,在加入政治、经济考量之余,还深入到文化和民众心理层面,这些都是构成本书的重要内容。
作者简介
徐春燕,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经济史、城乡关系史。
朱宇强,洛阳理工学院讲师、河南省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环境史、城市史。
田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历史地理。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农业的恢复:清代城乡格局建立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清初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第二节 北方城乡市场网络的形成
第三节 生态环境对城乡发展的制约
第二章 圈起来的城:中心城市的发展与清代城市化
第一节 清初北方城市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清代北方中心城市及其周边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清代北方的城市化
第三章 蓬勃的市镇:城乡的中介和过渡地带
第一节 农村经济实力增强和北方市镇的勃兴
第二节 市镇与我国城镇体系的完善
第三节 市镇是乡村与城市的联结
第四章 传统的士绅: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
第一节 士绅的家族与社会交往
第二节 士绅与清代乡村社会管理体系
第三节 城市、农村与士绅
第五章 祭祀和庙会:城乡共举的民俗盛宴
第一节 地域崇拜与庙会祭祀所反映的城乡关系
第二节 从祭祀看 与地方的互动
第三节 庙会与城乡交往和文化交流
第四节 庙会的经济功能与城乡物资交流
第六章 流动的人口:留着一个根在乡村里
第一节 清代城乡人口流动的原因
第二节 清代北方人口的流动方向
第三节 人口流动与清代北方城市发展
第四节 “留着一个根在乡村里”
结语 历史的转折:晚清至民国城乡关系的剧变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农业的恢复:清代城乡格局建立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清初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第二节 北方城乡市场网络的形成
第三节 生态环境对城乡发展的制约
第二章 圈起来的城:中心城市的发展与清代城市化
第一节 清初北方城市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清代北方中心城市及其周边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清代北方的城市化
第三章 蓬勃的市镇:城乡的中介和过渡地带
第一节 农村经济实力增强和北方市镇的勃兴
第二节 市镇与我国城镇体系的完善
第三节 市镇是乡村与城市的联结
第四章 传统的士绅: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
第一节 士绅的家族与社会交往
第二节 士绅与清代乡村社会管理体系
第三节 城市、农村与士绅
第五章 祭祀和庙会:城乡共举的民俗盛宴
第一节 地域崇拜与庙会祭祀所反映的城乡关系
第二节 从祭祀看 与地方的互动
第三节 庙会与城乡交往和文化交流
第四节 庙会的经济功能与城乡物资交流
第六章 流动的人口:留着一个根在乡村里
第一节 清代城乡人口流动的原因
第二节 清代北方人口的流动方向
第三节 人口流动与清代北方城市发展
第四节 “留着一个根在乡村里”
结语 历史的转折:晚清至民国城乡关系的剧变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