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2011-应对气候变化报告-德班的困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气候变化绿皮书-2011版

封面

作者:王伟光,郑国光 主编

页数:37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097282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之后,2010年底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达成《坎昆协议》,取得了更多具有实质意义的进展。由于《坎昆协议》在落实巴厘路线图的轨道上尚有许多未尽事宜,国际社会对下一步真正达成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气候协议充满困惑、争议与期待。2011年底,联合国气候大会将在南非德班召开。德班会议能否实现众望所归的目标?各缔约方将如何权衡利益,协调国际气候制度与国内发展的矛盾,应对减排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
?作为负责任的新兴发展中大国,中国将对国际社会作出的自主减缓行动转换为国内目标,不讲条件,全力推进。不仅在减缓,而且在适应方面,中国的努力与绩效为世人所认同。

    
本书邀请了国内外长期从事气候科学评估、能源与气候政策研究以及直接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30多位资深学者撰稿,介绍坎昆会议以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分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及面临的挑战,关注坎昆会议对国际国内气候政策选择的可能影响,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

    
王伟光、郑国光编写的《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1德班的困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包括总论、五个专题及附录。

作者简介

    
郑国光,现任中国气象局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南京气象学院大气探测专业学士学位。1984年获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历任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新疆气象业务中心副主任(1990~1995年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1994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任中国气象局总体规划设计室主任助理,副主任,取得研究员职称。1997年任福建省气象局副局长。1998年任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司长。1999年任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07年4月任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理事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伟光
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十六次、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1987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本书特色

    
王伟光、郑国光编写的《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1德班的困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作者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国际气候制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密切跟踪国际谈判进程,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咨询。他们对气候领域国际和国内相关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和权威的分析。本书对读者了解和认识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理解和把握国家强化节能减排的宏观政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对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目录

gⅰ 总报告
g.1 回顾与展望:前期谈判进展及对德班会议走向的判断
g.2 适应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g ⅱ 国际气候变化热点议题
g.3 坎昆之后的全球排放峰值及长期目标问题
g.4 发展中国家的国内适当减缓行动与政策
g.5 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机制谈判新形势与新进展
g.6 欧盟将航空排放纳入排放交易体系的影响及应对
g.7 日本福岛核事故对全球核能发展及减排行动的影响
g.8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g.9主要国家气候变化立法进展及比较
g ⅲ 国内的、减缓政策与行动
g.10 “十二五”规划节能减碳目标的分配和落实
g.11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
g.12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推进模式
g.13 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
g.14 中国交通领域碳排放现状、低碳政策与行动
g.15 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g ⅳ 气候风险与适应战略
g.16 全球天气气候灾害的影响、趋势与减灾政策
g.17 中国气象灾害的影响和趋势
g.18 面向适应气候变化的灾害风险管理与行动
g.19 三峡水利工程气候效应分析与评估
g.20 沿海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实践与进展
g.21 全球气候服务框架及中国的行动
g ⅴ 研究专论
g.22 气候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学及案例分析
g.23 节能减排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
g.24 企业管理人员气候变化意识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g.25 低碳发展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协同效应及其政策含义
6.26 美国碳政治的最新发展与思考
g ⅵ 热点追踪与专家解读
g.27 美国气候变化科学计划与技术计划
g.28 地球工程
g.29 ipcc《可再生能源与减缓气候变化》特别报告评述
g ⅶ 附录
g.30 附录ⅰ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数据(2010年)
g.31 附录ⅱ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数据(2010年)
g.32 附录ⅲ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能源与碳排放数据(2010年)
g.33 附录ⅳ 世界部分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及其实施潜力
g.34 附录ⅴ 2010年中国分省区人口、gdp及构成
g.35 附录ⅵ 中国“十一五”、“十二五”各地区节能目标
g.36 附录ⅶ 全球气候灾害历史统计
g.37 附录ⅷ 中国气候灾害历史统计
g.38 缩略语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2011-应对气候变化报告-德班的困境与中国的战略选择-气候变化绿皮书-2011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4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