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宋学 第十二辑

封面

作者:王水照,朱刚 编

页数:34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2081909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新宋学 第十二辑

内容简介

本书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和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主办,由著名学者王水照、朱刚主编,名为“新宋学”,既蕴含陈寅恪先生所指出的宋代学术复兴的意味,也表示学者力图采用新方法、新视野来研究宋代。本书为《新宋学》第十二辑,作为一部论文集,本书收录宋代文学相关论文二十三篇,内容涵盖宋代文学、历史、哲学、语言、艺术等各个方面,作者既包括前辈学者,也包括学界新锐,以及海外的研究专家,体现了当前宋代研究的最高水平,对促进宋代文史哲研究颇有助益。

作者简介

王水照,1934年7月生,浙江余姚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复旦文科资深教授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名誉会长。长期从事宋代文学的研究,尤着力于从中国文化—文学史的整体背景上探求宋代文学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定位。著有《钱锺书的学术人生》《北宋三大文人集团》等。朱刚,1969年6月生,浙江绍兴人。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领域为宋代文学,著有《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苏轼十讲》等。

目录

盛靜霞唐宋詩詞札記三篇/樓培文學結盟、元祐學術與吕本中詩學/鞏本棟王銍《同賦梅花十二題》及其在詠梅組詩史上的地位/宫可慢詞演進與周邦彦詞的“勾勒”/鍾錦周密卒年、交遊情况及其詞作繫年補訂/趙惠俊蘇軾作品在1101—1151年間的禁毁、保護與編刻考論/江枰蘇軾散佚雜文的編纂方式及其文學史意義/謝思嵐自我凸顯與群體互動:蘇軾挽詞的功用轉向與文體史意義/周瑋璞哲思•不朽•共鳴——《赤壁賦》給予日本文人的三重慰藉/張天騏從佛教“三昧”到詩書畫“三昧”——宋代文藝理論中的“三昧”探微/張東哲形塑草衣文殊:宋代草衣文殊故事的文本建構、流傳與嬗變/陸會瓊宋代禪僧文研究引論/陳志偉陸游晚年道教思想影響探析/朱迎平趙宋家法造就的獨有之文:“進故事”文體的制度淵源與觀念演進/常崇樺盛靜霞唐宋詩詞札記三篇/樓培文學結盟、元祐學術與吕本中詩學/鞏本棟王銍《同賦梅花十二題》及其在詠梅組詩史上的地位/宫可慢詞演進與周邦彦詞的“勾勒”/鍾錦周密卒年、交遊情况及其詞作繫年補訂/趙惠俊蘇軾作品在1101—1151年間的禁毁、保護與編刻考論/江枰蘇軾散佚雜文的編纂方式及其文學史意義/謝思嵐自我凸顯與群體互動:蘇軾挽詞的功用轉向與文體史意義/周瑋璞哲思•不朽•共鳴——《赤壁賦》給予日本文人的三重慰藉/張天騏從佛教“三昧”到詩書畫“三昧”——宋代文藝理論中的“三昧”探微/張東哲形塑草衣文殊:宋代草衣文殊故事的文本建構、流傳與嬗變/陸會瓊宋代禪僧文研究引論/陳志偉陸游晚年道教思想影響探析/朱迎平趙宋家法造就的獨有之文:“進故事”文體的制度淵源與觀念演進/常崇樺再論宋代不殺士大夫觀念形成的時間、原因及其矛盾/馮臻遠真宗時期“天書决議”的塑成與南人集團升降/曹野歐陽修的家庭人倫生活及其文學意藴考論/孫宗英文學建構與歷史書寫的對峙:《南燼紀聞》中的北狩女性敘事/宋雨婷《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版本源流析論/顧思程黄寬重《居鄉懷國:南宋鄉居士人劉宰的家國理念與實踐》評述/潘仕奇“近密”的陳與義研究與陳與義的“近密”詩學——讀王宇根《萬里江湖憔悴身——陳與義南奔避亂詩研究》/周劍之評《萬里江湖憔悴身——陳與義南奔避亂詩研究》/陶熠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宋学 第十二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