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新能源电池回收
页数:304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1117686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国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报告(2024)
内容简介
本报告是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在持续研究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基础上推出的产业研究专著。本年度报告坚持专业与通俗并重、定性与定量结合,以行业公开资料及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新能源电池产业从上游原材料端到中游应用端,再到下游回收端的全产业链发展情况,包括管理举措、标准体系、专利申请、技术装备、产业布局、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内容;研究了试点地区、优秀企业在推动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发展方面采取的积极尝试和取得的进展;聚焦国际市场,总结了发达国家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体系、回收模式及产业布局情况;邀请多位专家从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导向、技术发展及商业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精彩评述。综合来看,本报告系统、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我国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有建设性的产业发展建议,可为政策制定、行业研究、企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王震坡,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秘书长。先后入选北京市“科技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发表SCI/EI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著作6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3项,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目录
前言第1章 总报告1.1 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 0011.1.1 下游需求趋稳,锂电产业回归理性发展 / 0011.1.2 创新技术驱动,持续扩大产业发展优势 / 0021.1.3 价格持续下探,行业竞争格局得到巩固 / 0021.1.4 储能潜力释放,逐渐成为“第二增长点” / 0031.1.5 扩大开放合作,加快探索多样海外布局 / 0031.2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现状 / 0041.2.1 多项政策标准落地实施,管理制度体系趋于完善 / 0041.2.2 头部企业持续扩大布局,回收利用产能快速增加 / 0041.2.3 强化支持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 0051.2.4 鼓励探索新型回收模式,多元回收网络初步形成 / 0061.3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006前言第1章 总报告1.1 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 0011.1.1 下游需求趋稳,锂电产业回归理性发展 / 0011.1.2 创新技术驱动,持续扩大产业发展优势 / 0021.1.3 价格持续下探,行业竞争格局得到巩固 / 0021.1.4 储能潜力释放,逐渐成为“第二增长点” / 0031.1.5 扩大开放合作,加快探索多样海外布局 / 0031.2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现状 / 0041.2.1 多项政策标准落地实施,管理制度体系趋于完善 / 0041.2.2 头部企业持续扩大布局,回收利用产能快速增加 / 0041.2.3 强化支持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 0051.2.4 鼓励探索新型回收模式,多元回收网络初步形成 / 0061.3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0061.3.1 顶层设计缺乏统筹谋划,现行标准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 0061.3.2 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承压,绿色高效技术和装备待突破 / 0071.3.3 闭环回收体系尚未健全,废旧电池运输及流通监管难 / 0071.3.4 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健康规范的市场秩序未形成 / 0081.3.5 国际市场提高准入门槛,产品出口及域外回收存阻碍 / 0081.4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 0091.4.1 加强回收利用政策引导和标准体系建设,有效支撑产业发展 / 0091.4.2 鼓励绿色安全高效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发,确保产业竞争优势 / 0101.4.3 强化行业规范管理并鼓励创新商业模式,完善回收利用体系 / 0111.4.4 优化产能布局并鼓励一体化产业链发展,引导产业高效发展 / 0121.4.5 推动国际市场规则接轨互认及合作交流,促进国内外双循环 / 012第2章 政策法规2.1 国家层面政策法规 / 0142.1.1 政策法规概述 / 0142.1.2 2023年重点政策解读 / 0202.2 地方层面政策法规 / 0282.2.1 政策情况概述 / 0282.2.2 2023年重点政策解读 / 034第3章 产业发展3.1 新能源电池材料端发展现状 / 0383.1.1 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 0383.1.2 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 0423.1.3 电解液行业发展现状 / 0443.1.4 隔膜行业发展现状 / 0463.2 新能源电池生产端发展现状 / 0483.2.1 市场规模现状 / 0483.2.2 竞争格局现状 / 0513.2.3 区域分布现状 / 0553.2.4 市场应用现状 / 0573.2.5 企业布局分析 / 0623.2.6 技术发展现状 / 0653.3 新能源电池应用端发展现状 / 0753.3.1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 0753.3.2 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现状 / 0813.3.3 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现状 / 0853.3.4 电动船舶行业发展现状 / 0883.4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端发展现状 / 0903.4.1 动力电池退役量预测 / 0903.4.2 回收服务网点发展现状 / 0993.4.3 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现状 / 1003.4.4 再生利用行业发展现状 / 101第4章 创新发展4.1 回收利用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 1034.1.1 梯次利用技术现状及未来技术路线 / 1034.1.2 再生利用技术现状及最新技术进展 / 1104.2 回收利用装备发展现状 / 1194.2.1 梯次利用环节装备发展现状 / 1194.2.2 预处理环节装备发展现状 / 1244.3 回收利用专利申请现状 / 1314.3.1 专利申请总体情况 / 1314.3.2 专利申请类型现状 / 1334.3.3 专利申请区域分布现状 / 1354.3.4 专利申请技术构成现状 / 1374.3.5 专利主要申请人现状 / 1394.4 回收利用标准现状 / 1424.4.1 国家标准现状 / 1424.4.2 行业标准现状 / 1464.4.3 地方标准现状 / 151第5章 成果借鉴5.1 地方案例分析 / 1545.1.1 江西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发展模式 / 1545.1.2 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发展模式 / 1615.2 企业案例分析 / 1685.2.1 桐城哲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1685.2.2 寿光市德隆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1725.2.3 武汉东风鸿泰汽车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 / 1775.2.4 重庆三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1795.2.5 江西天奇金泰阁钴业有限公司 / 1865.2.6 广东盛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1905.2.7 贵州鑫茂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1935.2.8 曲靖市华祥科技有限公司 / 1965.2.9 兰州金川金科资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1995.2.10 广东瑞科美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203第6章 国际合作6.1 欧洲回收利用前景分析 / 2086.1.1 政策法规现状 / 2086.1.2 回收模式经验 / 2126.1.3 企业布局情况 / 2146.2 美国回收利用前景分析 / 2156.2.1 政策法规现状 / 2156.2.2 回收模式经验 / 2196.2.3 企业布局情况 / 2206.3 日本回收利用前景分析 / 2226.3.1 政策法规现状 / 2226.3.2 回收模式经验 / 2246.3.3 企业布局情况 / 2256.4 韩国回收利用前景分析 / 2276.4.1 政策法规现状 / 2276.4.2 回收模式经验 / 2296.4.3 企业布局情况 / 229第7章 专家视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与建议 / 232马小利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 副秘书长上游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加速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调整 / 236车小奎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退役电池高效分选成组关键技术与应用分析 / 238李 丽 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双碳”目标下实现汽车动力电池再制造产业化的进展 / 243郑 郧 国家再制造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主任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全球布局探索 / 249鲍 伟 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退役动力电池智能柔性拆解关键技术 / 252张宇平 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DRT: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高质量发展实践 / 257余海军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裁汽车企业如何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新业态 / 260孙佳欢 富奥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退役锂电池高效可控再生电池级碳酸锂关键技术 / 263李 斌 赣州吉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数智化锂电回收综合利用解决方案 / 267郑伟鹏 深圳市杰成镍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退役锂电池回收利用过程污染物处理技术与实践分析 / 271缪 巍 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总经理欧盟新电池法对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 / 275刘丽丽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 研究员欧洲的车辆电动化与锂电池回收—化危为机 / 280亚历山大·佐姆比克 匈牙利恩特循环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附录 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