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熊继柏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小组整理
页数:175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132055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一名真正的名中医——熊继柏临证医案实录①》的基础上,以熊继柏教授书稿、演讲文稿中所列举的典型医案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机”分类的方法对医案医论进行分类。上篇为常见病机,分为病性(虚证、实证)、病位(卫气分与营血分、上中下与脏腑经络、表里半与汗吐下和法)、病症(内风症、出血症、奔豚症)三类;下篇为复杂病机,细分为因果、并列、两难三类。全面还原熊继柏教授所反复倡导的“辨证论治”精神,是对熊继柏教授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的又一次总结与提升,也是我们从病机分类的角度研究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的一次全新尝试。希望本书能为我们中医临床和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提供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思路。
目录
上篇 常见病机(含组合)
第一章 病性
虚证类
第一节 气虚
偶遇《内经》独特病,辨证论治独处寻
病之逆从在何处,阴阳反作寻其踪
第二节 血虚
危机重症产后痉,辨清虚实病机明
第三节 津虚
屡治未效为哪般,原来胎萎是津干
第四节 虚寒(阳虚)
“阴阳之要”何为主,“阳密乃固”是关键
第五节 虚热(阴虚)
伏其所主先所因,关键在于求其本
实证类
第一章 病性
虚证类
第一节 气虚
偶遇《内经》独特病,辨证论治独处寻
病之逆从在何处,阴阳反作寻其踪
第二节 血虚
危机重症产后痉,辨清虚实病机明
第三节 津虚
屡治未效为哪般,原来胎萎是津干
第四节 虚寒(阳虚)
“阴阳之要”何为主,“阳密乃固”是关键
第五节 虚热(阴虚)
伏其所主先所因,关键在于求其本
实证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