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雪枫 著
页数:316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3030981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本《交响乐欣赏十八讲》由刘雪枫著。聆赏交响乐不仅需要听者正襟危坐、心无旁骛,可能还需要读点相关书籍,学点交响乐知识。这也是作者一直想为广大爱乐者写一本浅显易懂的交响乐“知识读本”的朴素出发点。
欣赏音乐无所谓“懂”与“不懂”,你只要喜欢,只要坚持聆听并把聆听当做人生美事,你就会成为尽享音乐至福的爱乐者。从这个角度去想,读书便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因为你的兴趣所在,因为你要去了解,而我写的书只在这个时候才可能发挥一点参考作用,它帮助你去涉猎一一下历史的线索、作品的背景、作曲家的生平以及作品本身的结构,接触这些因素的前提都离不开实际的聆听,无论是音乐会还是唱片录音。
《交响乐欣赏十八讲》适合音乐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刘雪枫,音乐评论家,专栏作家1961年11月生,辽宁大连人。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毕业,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现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工作,曾任《爱乐》主编,现任《人民音乐·留声机(The
Gramophone)》执行主编。出版著作:《西方音乐史话》、《贴近浪漫时代》、《神界的黄昏》、《瓦格纳戏剧全集》、《音乐手册》、《朝圣瓦格纳的拜罗伊特》、《伟大的音乐:经典收藏》、《日出时让悲伤终结——音乐的聆听经验》等。
本书特色
提起西方古典音乐,我们的第一印象大概都是“交响乐”,而交响乐中最重要的类型便是交响曲,美国音乐学家约瑟夫·马克利斯将其称为“绝对音乐中的最高形式”。这本《交响乐欣赏十八讲》由刘雪枫著,这里的“交响乐”并不等同于“交响曲”。在外文里,“交响乐”和“交响曲”二者是有极大分别的,前者在英文里是symphonic:music或0rchestral,直译过来应当是“交响音乐”或“管弦乐”;而“交响曲”在英文里是symphony,范围已经非常狭窄。我个人一般尽量不把“交响曲”说成“交响乐”,因为交响曲只是交响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交响乐”这个泛指词汇下,还应当包含有协奏曲、音诗、交响诗甚至序曲、组曲、戏剧配乐、芭蕾舞等,它们共同的特点便是需要由“交响乐队”来完成演奏。
目录
第一讲 概念与源流
一、一个简单的溯源
二、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与协奏曲
三、交响曲之诞生
第二讲 巴洛克双峰:巴赫与亨德尔
一、巴赫及其乐队作品
二、亨德尔及其乐队作品
第三讲 伟大的创造者:海顿
一、知足人生
二、“交响曲之父”
三、古典协奏曲大师
第四讲 “上帝的宠儿”莫扎特
一、短命的天才
二、“教会了乐器的歌唱”
三、天生的协奏曲大师
第五讲 巨人贝多芬(上)
一、悲剧生涯
第六讲 巨人贝多芬(下)
二、交响曲之神祗
三、最伟大的协奏曲
第七讲 枯萎的花朵:舒伯特、舒曼和门德尔松
一、音乐中的浪漫主义
二、青春的忧伤——舒伯特
三、清新的空气——门德尔松
四、浪漫不羁的乐思——舒曼
第八讲 法式浪漫:柏辽兹、李斯特和肖邦
一、浪漫主义的活剧——柏辽兹
二、标题交响乐与交响诗——李斯特
三、钢琴协奏曲的纯情之作——肖邦
第九讲 “强力焦团”和柴科夫斯基
一、从格林卡到“强力集团”
二、浪漫的悲歌——柴科夫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