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静 著 著
页数:152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321911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王小波的遗产(我害怕生活)
内容简介
《王小波的遗产》是作者关于作家王小波的评论与回忆文章的结集,断续写于1995年至2022年。最近一篇《海绵记》写于2022年4月,是预防遗忘的细节记忆与片段反思。中间各篇,写于不同的年份,显现出对他不同程度的理解。总成一书,以纪念王小波给中国文学带来的解放性的笑声,以表达作者对他文学遗产的感激之情。
作者简介
李静,剧作家、文学评论家。著有话剧《大先生》《秦国喜剧》《戎夷之衣》,批评集《捕风记》《必须冒犯观众》,随笔集《王小波的遗产》《致你》等。现居北京。
相关资料
李静的批评,温婉机智,确实如同春风,会让被批评者在许多地方,反躬自问。——莫言(著名作家) 中国的批评家喜欢拉帮结党,我知道李静是极少数没有圈子的一个。批评家耽于会议、嬉玩和各式活动,而李静是严肃的、安静的。批评家常常搬弄花花绿绿的名词,其实是鉴赏的低能儿;不像李静,有着创作戏剧和叙事作品的经验,作为批评家,不但懂得理论,而且保持着对生活和艺术的敏感。——林贤治(学者) 李静文字没有柔婉之气,而挚意深深。语锋所向,有肌肤之痛,直入肯綮。不做空泛之想,亦无逢迎之态,冷冷然如孤雁之鸣,清寂而真。谈艺不惮伤众,爱憎有泾渭之分。其文多心绪盘诘,又参之西学诸语,有独行者胸襟。不做高调,鲜称学者,童眼读人。而每有会心之处,则悲欣流转,诗意暗藏,尽显悟道之心。无意沽名,不患天下无知音。
本书特色
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李静对作家王小波的真挚回忆,回顾与他的珍贵交往——“二十四岁时,我认识了作家王小波;二十六岁时,他倏尔辞世”。从1995年在《中华读书报》实习时李静初次拜访、采访王小波,到1996年在《北京文学》当编辑时向王小波约稿、刊登发表,与这位作家有过面对面的交流,亲历并见证了他的文学创作,并从中感受到他那“解放性”的笑声和“打破一切”的人生态度。 带你认识王小波,重读他的小说、他的杂文,回顾他身后学界与文坛对他的不同评价——一位给中国文学带来解放性的笑声的作家,一个特立独行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声音,一个既不庄重又不雅驯、闹腾得天翻地覆的捣蛋鬼的声音,他的“智慧”与“有趣”超越中国文化反智传统的边界,为后来的写作者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文学空间。 讲述王小波之于作家个人的重要影响、独特意义——李静亲口招认了自己的文学渊源,坦言自己的师承——“我的第一位文学老师,就是他。” “在大的方向上,王小波给我的启示是:有一种想象力,不是由具体的生命经验驱动的,而是由抽象的思想本身驱动的。这里所谓的思想,不是现成的哲学表述,而是作家对自我、时代、世界以及自身文化传统的独特的、整体性的回应。”
目录
001 海绵记
039 关于王小波的否定之否定
057 王小波与柯希莫男爵
069 王小波:智慧的诗学
073 反对哲人王
087 有关“王小波的科学精神”
091 王小波的遗产
097 怎样看待王小波的遗产?
101 “文坛中人”对王小波的一般看法
111 遥寄一位沉默的说话者
115 王小波与纪念日
123 “真理本身也许就很有趣”
129 王小波退稿记
141 从《红拂夜奔》到《秦国喜剧》
149 后记
151 《我害怕生活》总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