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洵 著
页数:518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3130701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比较完整的研究民国书法篆刻艺术的专著。全书分为“民国书法史”和“民国篆刻史”上下两编。从民国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背景、概况、风格、代表人物、主要流派、社团等方面展开论述。
作者简介
孙洵,原名怀麟、怀林,祖籍江苏江都,1936年10月生于南京。幼受父母熏染,酷爱金石书画。后师从胡小石、陈中凡、高二适、唐圭璋、黄淬伯、徐复、张寿谷诸先生。创作上篆、隶、楷、行、草均擅;兼写北魏。以《张猛龙》《张黑女》为切人口,近20年醉心于汉隶。然从不以此沽名于市,恪守庭训,毕生以读书治学为乐。曾参与81部辞、类、丛、志书的撰写工作,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当代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山东省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网顾问等职。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特殊的阶段。它既是整个中国书法篆刻史中承前启后的一段联系的环节,又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积蓄力量谋求发展的环节;它的许多方面是中国古代书法篆刻史的自然延续,但也有许多方面是开创性的,成为古代书法篆刻史向现当代书法篆刻史的转折点。
孙洵的这本《民国书法篆刻史》是一部比较完整的研究民国书法篆刻艺术的专著。全书从民国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背景、概况、风格、代表人物、主要流派、社团、图书以及艺术成就和地位诸方面展开论述。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民国书法篆刻的历史背景
一、“乾嘉学派”的影响
二、“扬州八怪”的启迪
三、“西学东渐”的效应
第二节 民国书法篆刻的时代背景
一、政治家的态度
二、新文化运动与“美术革命”
三、学术氛围
四、 民国书学学风与印学学风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民国书法篆刻概观
一、关于书法的“三大块面”
二、 书法的“两根主线”并非平行发展
三、症结所在
四、篆刻创作与理论研究并行不悖
第一节 民国书法篆刻的历史背景
一、“乾嘉学派”的影响
二、“扬州八怪”的启迪
三、“西学东渐”的效应
第二节 民国书法篆刻的时代背景
一、政治家的态度
二、新文化运动与“美术革命”
三、学术氛围
四、 民国书学学风与印学学风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民国书法篆刻概观
一、关于书法的“三大块面”
二、 书法的“两根主线”并非平行发展
三、症结所在
四、篆刻创作与理论研究并行不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