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革命纪念馆概论

封面

作者:杨永清,李刚,丁怡 等 编

页数:392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3052672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国革命纪念馆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纪念馆工作的相关指示和有关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和工作机制为主线,紧密贴合我国革命纪念馆实际发展情况,系统、全面地从思想理论、历史进程、实务方法等方面,翔实论述新时代我国革命纪念馆面貌,旨在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革命纪念馆发展实际的学科理论体系与工作机制,进一步了解我国革命纪念馆发展现状,促进革命纪念馆行业发展不断成熟,为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库”功能提供全面、规范指导,为全国革命纪念馆行业建设引航指路。

作者简介

杨永清,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纪念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主持编撰多部内部期刊,发表研究报告论文多篇,并出版《中国纪念馆发展报告·2019》《雨花英烈精神解读》等专著合著4部。
李刚,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南京大学革命纪念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发表论文150余篇,并出版专著和译著14部。
丁怡,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在《图书与情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横向课题。
刘志亮,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馆员,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持和主要参与4项省部级课题,在《智库理论与实践》等发表文章多篇。
董元泉,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雨花英烈研究院智库运行中心负责人,主持或主要参与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等省市级课题10余项。

目录

第一章 革命纪念馆的概念、类型与功能
第一节 革命纪念馆的概念
一、中华文明的纪念意识和纪念制度
二、从博物馆概念的演变看纪念馆的范畴内涵
三、革命纪念馆概念分析
第二节 革命纪念馆的类型与体系
一、纪念馆的类型
二、革命纪念馆的类型
三、中国革命纪念馆的体系
第三节 革命纪念馆的功能
一、资源建设
二、编辑研究
三、追思纪念
四、社会教育
五、陈列展览
六、社会传播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革命纪念馆事业的确立和发展
第一节 革命纪念馆事业起步确立
一、陕甘宁边区时期革命纪念馆事业起步
二、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纪念馆事业逐渐发展
第二节 革命纪念馆事业曲折探索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纪念馆事业快速发展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革命纪念馆事业曲折发展
第三节 革命纪念馆事业恢复发展
一、改革开放时期革命纪念馆事业政策环境优化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下革命纪念馆恢复发展
第四节 革命纪念馆事业走向繁荣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革命纪念馆工作
二、革命纪念馆政策体系和治理体系不断健全
三、新时代革命纪念馆事业扫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革命纪念馆资源建设
第一节 革命纪念馆资源概述
一、革命纪念馆资源建设概念
二、革命纪念馆资源性质
三、革命纪念馆资源建设原则
第二节 革命纪念馆资源管理
一、革命纪念馆资源征集
二、革命纪念馆资源管理
三、革命纪念馆数字资源建设
四、革命纪念馆档案管理
第三节 革命纪念馆资源保护
一、革命纪念馆资源保护的价值
二、革命纪念馆资源保护的原则
三、革命纪念馆资源保护的内容
四、革命纪念馆资源保护的方法与技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革命纪念馆研究工作
第一节 革命纪念馆研究概述
一、革命纪念馆研究的意义与职能
二、革命纪念馆研究的性质和特点
三、革命纪念馆研究的任务与内容
第二节 革命纪念馆研究体系
一、革命纪念馆事业研究
二、革命纪念馆理论研究
三、革命纪念馆业务研究
第三节 革命纪念馆研究方法
一、革命纪念馆研究方法概要
二、革命纪念馆历史研究法
三、革命纪念馆口述史方法
四、革命纪念馆观众分析法
第四节 革命纪念馆研究组织与学术交流
一、革命纪念馆研究组织
二、革命纪念馆学术交流目的及意义
三、革命纪念馆学术交流与传播
四、革命纪念馆研究的学术成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革命纪念馆陈列展览
第一节 陈列展览的内涵与意义
一、陈列展览的意义
二、陈列展览的类型
三、陈列展览的特征
第二节 陈列展览选题设置
一、选题的重要性
二、选题的原则
三、选题确定
第三节 陈列展览的实施
一、学术研究
二、内容策划
三、形式设计
四、施工布展
五、维护更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纪念空间、纪念设施与仪式活动
第一节 纪念空间的内涵、功能与构建
一、纪念空间的内涵
二、纪念空间的功能
三、纪念空间的构建
第二节 纪念设施的建设与保护
一、纪念设施的内容构成
二、纪念设施的布局原则
三、纪念设施的保护与利用
第三节 仪式活动的组织安排
一、仪式的内容
二、仪式的设计与组织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革命纪念馆社会教育
第一节 社会教育的价值与属性
一、社会教育的价值
二、社会教育的属性
第二节 社会教育的内容与类型
一、社会教育的内容
二、社会教育的类型
第三节 社会教育的策划与实施
一、社会教育的策划原则
二、社会教育的实施策略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革命纪念馆传播
第一节 革命纪念馆传播的内涵
一、革命纪念馆传播的定义
二、革命纪念馆传播的目的与意义
三、革命纪念馆传播的属性
第二节 革命纪念馆的传播架构
一、以标识系统为依托树立良好形象
二、以历史事实为基石做好内容传播
三、以多元媒体为手段打造传播格局
四、以受众层次为核心进行精准传播
五、以量化机制为依据测量传播效果
第三节 革命纪念馆的全媒体传播
一、传统媒体传播
二、新媒体传播
三、网络舆情管理
四、文艺衍生品
五、文创产品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革命纪念馆科学管理
第一节 革命纪念馆事业管理
一、革命纪念馆事业管理的内涵
二、革命纪念馆事业管理体系
三、革命纪念馆事业管理手段
第二节 革命纪念馆组织与管理
一、革命纪念馆党建管理
二、革命纪念馆人力资源管理
三、革命纪念馆财务管理
第三节 革命纪念馆运行管理
一、活动管理
二、项目管理
三、日常管理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革命纪念馆概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