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史昱正 著
页数:197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8021445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国学经典瑰宝:续千字文》是一部认识汉字。了解人类文明的工具书;她是一部记录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学经典百科全书缩影;她充满了国粹书法艺术气质和人文精神;她如诗如画叩击着现代人的心扉;她是一本提升个人素养与企业文化必读的教材;她会影响你的一生;她是中华软实力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史昱正,字一草,号大地之子。1941年生,毕业于南求高级陆军学校。自幼酷爱中华汉子文化,半个世纪临池不缀,潜心研习,练就了坚实的书法功力,形成独具个性的风格,爱诗文,嗜狂草,擅作嵌名诗联。编著了《续千字文》。
相关资料
品读史昱正先生编著《续千字文》有感
本色其人瑰丽其字
笔展书艺腕运心智
王大卫
北京友人给我寄来史昱正先生编著《续千字文》,内容包含《千字文浅说》、《续千字文》两千字的四音韵文及注释。静心品读后,感到隐隐震撼。震撼之余,是深长的慨叹:史昱正先生呈现给读者和社会的,不仅是绚丽璀燦的中华汉字文化,亦是一种至尊的精神人格和中华民族精神与品质。
在当今书林墨丛群雄竞起的大文化背景下,《续千字文》尤如一处灯火阑珊中清纯、高雅的烛光,令人心血炽热漾动。内容涵盖从古到今、兼融中西文化,让世界人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人了解世界文明,《续千字文》水木清华、啸傲内敛、风云蕴藉,演绎、诠释了一部整合完美的中华汉字文化,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都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史昱正先生字:一草,号:大地之子,自幼酷爱中华汉字文化,半个世纪以来,临池不辍,潜心研习,最后独辟蹊径,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其作品在国内外展赛中多次获金、银、铜奖,被国内外多家书画院聘为客座教授、顾问、主席等职。其传略和作品,先后入编《世界人才精英典藏》、《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典藏》、《中国书法选集》、《百年中国书画家名录》、《中国当代书画界领袖人物大词典》等几十余部专集。
中国汉字世界公认神奇独异、博大精深,一点一画,意蕴深广、内涵丰富。字形藏理、字音通意。中华汉字不仅有绘画的意境、音乐的和谐、舞蹈的风姿、山水的形态、天籁的音韵,而且得乎自然之理、乃宇宙万物之灵魂。
1950年代,印席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他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地学习。”尼赫鲁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而“千字文”,是中国汉字文化中惊采绝绝、光芒烁耀的部分。“千字文”是中国核心价值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产品的代表。
“千字文”据《尚书故实》记载:梁武帝从王羲之遗书中摭取不重复千字,每字片纸、杂碎无序,命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为韵语。周朝夕不懈,缀字成文进上,鬓须皆白。
“千字文”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全书一千个字,无一重复,气象万千、瑰玮丰盈,内容函盖历史、天文、地理、伦理、教育、气象、农艺、季节、祭祀等,富涵知识、艺术价值,是国学经典百科全书。
集中华文化之大成的《千字文》,从南北朝直到清末,成为世界上现存出书最早、使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识字教材,不能不说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历代书法大家用各种不同的书体书写过“千字文”,并留下传世名贴。“千字文”为传承中华文化功不可没。是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要读的范本,也是向国内外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范本。《续千字文》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软实力发展史上经世不朽之作。
《续千字文》无一字与《千字文》重复,内容同样函盖天文、地理、气象、文史、伦理、教育等知识。两千字的四音韵文,前后连贯、上下呼应、形神默契,形成独异、瑰丽的文化姊妹篇。
史昱正先生默默耕耘,历时十余年,以他对中华文化的敬仰与崇爱及强烈使命感和责任心,苦心孤诣、殚精竭虑、皓首穷经,为《续千字文》做了全文注释,并为《千字文》著了深入浅出的说明,行句依律、行文依韵、立论有据、出语有典,在有限的空间里,求文字之秀美、韵律之和谐、意蕴之深邃,其难度之大,耗时之长、不言而喻,字字都包含倾注他的心血。《续千字文》的成功创作,笔意与文气贯通,书法与诗文融会,体现了史老先生严谨的学术态度,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以及深厚的知识底蕴;挥毫泼墨中,洋溢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展示了精湛的书法艺术。
继承中有发展,传习中见创新。《续千字文》成为中外翰苑中的奇葩,文中蕴涵着哲理,闪烁着辞采。这两千个汉字涵盖中华文化五千年文明的基本轮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续千字文》为延续繁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独树一帜的贡献,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增加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读两千汉字,可知人类文明。“千字文”简体、繁体及其涵盖的天文、地理、文史等知识,以“千字文”浅说、“续千字文”注释透彻、精微地传达、介绍给读者,更是提升了《续千字文》的文化品位与弘大境界。比如“千字文”浅说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浅说:宇宙“寥廓而深邃,庄严而圣洁,自由而宁静、壮丽而光辉”。无数金光灿烂的星系,在太空中秩序井然的循轨运行。“天上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起初,“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
在空虚混沌中创造了天地万物,宇宙无边无际,
神奇绝妙。玄就是从无到有即无中生有过程中的奥秘;比如“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浅说:“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放光的星宿铺张在美丽蓝色的天空。“日有日的荣光,月有月的荣光,星有星的荣光;这星和那星的荣光也有分别。”比如“云腾致雨,露结为霜”,浅说:“云雾从地极上腾,电随雨而闪,降下透雨,浇灌山岭,使草生长,给六畜吃,使菜蔬发长,供给人用,谷中也长满了五谷。”这一切都蒙上天的赐福。是谁奇妙的安排,让露水遇寒凝结为霜,其中的奥妙智慧令人惊叹、深思”;比如“鸣凤在树、白驹食场”,浅说:“欢唱的凤凰栖息在树林间。翩翩起舞、放声歌唱。白色的马驹在草场上觅食。古称凤凰为神鸟,当君王有德政时,凤凰就会出现;比如“景行维贤、克念作圣”,浅说:“应景仰效法先贤的行为,“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都要思念。”时时想到修正自己,以达到圣人的境界”;比如“川流不息、渊澄取映”,浅说:“像江水一样奔流不息,像潭水那样清澈如镜,洁净无染为后人借鉴。”“上和下睦、夫唱妇随”,浅说曰:“敬畏上天可达太和,各人爱心充满可以保和,社会家庭和谐有序可得中和,建构和谐家庭、社会是天、地、人关系的融合并人们思想意识中构建的和平以达到天人合一。最终可致世界和谐”。浅说、注释的语言十分精致、准确。比如“枇杷晚翠、梧桐早凋”,浅说曰:“枇杷耐寒,冬天仍然苍翠碧绿,梧桐树叶在初秋就过早凋谢,万物都遵守它的定期。”;比如“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浅说曰:“草木根陈腐,委弃而自毙,落叶随风飘摇,植物各从其类都遵循自然规律。注释让人阅读到的,不仅是知识,也是一种诗性语言的享受。
注释中对华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代圣贤著书立说,或收集、整理、编纂大量文史典籍,记录着历史前进的足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献做了简介。
《五经》包括《易经》、《尚书》、《诗经》、《札记》、《春秋》。内容按照主题可以分为:玄学、政治、文学、社会、历史。主要思想脉络是孔子寻求人与上天以及人类之间的和谐。
《易经》作者周文王,《周易》(即易经)的目的是帮助人尽最大的力量追求真理,为的是遵循上天的旨意。主要用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yáo),以八卦形式,来推测自然变化。
《尚书》是一部中国古代历史的文献汇编,全书58章,前五章记述的是尧舜帝王的言行事迹。第六至九章记载夏朝的历史(约公元前2070-前1600)。接下来十七章记载了商朝(公元前1600-前1046)及其败亡。最后三十二章记载了西周的历史(公元前1046-前771)。
《诗经》305首,称为诗歌总集,内容有宗教、宫廷生活、民间诗歌。
《札记》依据道德原则而制定的皇室礼仪制度、礼器、祭祀、教育、音乐等。
《春秋》鲁史官所记,孔子加以删修编写,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记录了公元前(722-前481)年之间,十二位帝王的统治。书中采用季节年份来记事,被称为春秋。
朱熹从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四书影响深远,成为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著有《四书集注》等。
《论语》:记有孔子的谈话及与门人的问答,内容主要是孔子的仁道理念。
《大学》:《大学》即博大的学问,截取自《五经》中《礼记》的一章。大学中讲到帝王若不能治理好国家,想平定天下是不可能的。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将每一个家庭管理好,管理好家庭又必须先以个人的修养为前提条件。国家的良好治理及天下的太平是建立在帝王及其臣民的个人道德修养之上的。
《中庸》:《中庸》取自《礼记》中的另一章。《中庸》表达孔子和谐不偏激的理想。这种理想宽广博大,涵盖几乎每一社会阶层和个人人生的全部作为,以及个人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这本书讲论治国之道,极力主张应当优先考虑大众的福祉。孟子声称孝道是良好社会的根基。
注释对历史典故和历史人物的简述、简介。比如“尧舜恳殖、皓熊裔姓”,“皓,即伏羲氏;熊,即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比如“丘舆卦许、迁涑熹昀”,“丘,即孔子;舆,即孟子;卦,即周文王;许,即许慎;迁,即司马迁;涑,即司马光;熹,即朱熹;昀,即纪昀、字晓岚”。
比如:文字始祖仓颉,中国古代第一位“和”学思想家史大伯。黄帝的史官仓颉“奉天作令”发明了文字。“仓颉繇羲,急救籀晨。”人类在不断地探索生命的本源,追寻事物的根本;在不断地发现、超越自己,以求天人合一。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生于陕西省白水县阳武村,享年一百一十岁,为轩辕黄帝左史官。仓颉“奉天作令”,本乎天地之道,得乎自然之理,感悟宇宙万殊之魂,以像形、会意诸法造字。她字形藏理,字音同意。“赫矣仓颉,睿德天生,四目含智,神雋气清。”文明之光,石破天驚,鬼泣龙藏,粟雨昭彰。真乃天人合一。
《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召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习之。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了无数谷米,黄帝定名为“谷雨节”,成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成了祭祀文祖仓颉的节日。2010年4月20日谷雨节,联合国把这天设立为第一届中文语言日即“中文日”,
2010年4月20日谷雨节,联合国把这天设立为第一届中文语言日即“中文日”,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文字始祖仓颉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华民族几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明与发展没有离开过汉字。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汉字为团结凝聚中华民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根基。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和显著标志,是中华软实力的代表,神圣汉字,天经地义。
注释中对中华汉字篆、草隶、楷体的发明者做了简介。
周宣王时为史官,史籀创制籀文,即大篆;《说文解字》也说:“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唐代张怀瑾《书断》则明确说,“周宣王太史史籀”,姓史名籀。
史游:汉元帝时黄门令。生卒年和生平不详。精字学,工书法。约在公元前40年作《急就章》一篇,有汉碑《史晨碑》,现存山东曲阜孔庙,此碑两面刻字,一面称《史晨前碑》,一面称《史晨后碑》。后人称其书体为章草。
钟繇:(151-230),字元常,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太傅,人称“钟太傅”。有二子:钟毓、钟会。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他被誉为楷书的创始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王羲之:(303—361或321-379年)字逸少,山东临沂人。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官至右将军,人称“王右军。”早年曾跟卫夫人学习书画,后师法张芝,钟繇等,王兼善隶、草、楷各体,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风度超逸,为历代学书者所崇尚、敬仰,成为汉字书法艺术美的创造者的代表,《兰亭序》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与王献之并称“二王”。
中国古代第一位“和”学思想家。西周末年的王朝太史伯阳父,亦称史伯。西周太史,掌管起草文告、策命诸侯、记录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为朝廷重臣。他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其实万物茁壮生长都是因为和,和可使万国安宁。”
“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统一,人要认识“和”的本质,运用“和”的法则。
注释中收录“扁鹊奇医”对中华传统医药学源远流长,开创了人类利用植物药治病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时称神医的扁鹊、华佗、李时珍及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做了简介。
注释中“炸药印刷”对中华四大发明言简意赅。
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印刷术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北宋毕升发明了粘性胶泥活字印刷。元代王桢又发明了木、金属活字和转盘排字方法,使活字印刷得到改进、完善。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战国时秦国的蒙恬发明了毛笔,东汉时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注释中对中华四大国粹,“灸剧拳粹、厚谊燮顺”。
书法、中医针灸、京剧、武术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促进和平、友谊、进步。
注释还对书中涉及人物做了简洁、精准的介绍和评价。比如对屈原、李白、杜甫、李煜、苏轼、陆游、曹操、欧阳修、关汉卿、顾恺之、曹雪芹等历史人物。其中对陶渊明和吴道子的简介、简评分别是:(前者)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田园诗人。追求诗歌朴实、明洁、平淡自然。代表作《桃花园记》。陶渊明为古典诗歌开辟了田园诗新境地;(后者)又名吴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盛唐时期画家。被誉为“画圣”,极负盛名。对后世绘画艺术影响深巨。对书法大家怀素和颜真卿的简介、简评分别是:(前者)姓钱,字藏真,湖南长沙人,他的草书高超绝艺而飞名盖世。他善于以浪漫手法,大胆地夸张,奇异的变幻,将客观物象的动态神韵及主观感受皆融于狂草之中。(后者)颜真卿:字清臣,陕西西安人。盛唐书法家,其书法化篆隶入楷,刚健有力,有端庄厚重,朴质博大之美,其“祭侄稿”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世称“颜体”。
仅仅对于“千字文”和“续千字文”书法的鉴赏,就要用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不要说品读洋洋数万字的浅说和包含中西文化的注释了,——可见作者投入、倾注了多少时间和心力。
孙家正先生在评价雕塑家吴为山的作品时,将孔子等古代先贤的雕塑作品称之为“意像雕塑”。所谓“意像雕塑”,就是用形、用意、用心、用神、用知识、用思想、用人品集大成者。其实书法亦一样。读史昱正先生《千字文浅说》、《续千字文》注释,总有一种直抵心灵的感觉。那种感觉,我相信就是字里字外形、意、心、神、知识、思想、人品综合作用产生的感觉。正是这种感觉,让读者感悟、心悟到了史昱正先生丰厚的文化修养、知识修养、学理修养和人品修养。
《续千字文》的最后部分是《千字文》、《续千字》文楷体、草书的书法。楷体端庄隽秀、峥嵘轩峻,不去赘述。关于草书,尤其是狂草,除了汉字结构“规律”,真正是优美汉字赏心悦目的享受,史昱正先生的草书亦然。观先生草书(包括狂草),行笔奔流飞腾、清雅明快、神采飞扬,既看不见张旭的癫狂,也看不见怀素的豪放,行笔用墨、粗犷纤细、浓淡深浅,全凭思维意向纵情奔驰,生动彰显了作者独异的书法风格和书法语言。
出类拨萃的书法,既尊重传统汉字文化精神原则,又不困于传统汉字文化禁锢。显而易见,史昱正先生傲岸地走进了他自己定位的高远目标。
二零一零年七月五日上午我,收到史昱正先生的女儿史君鸿女士给我发来的一条短信“人完成地上的使命后,便会到天堂里去安息。”这话是对她刚逝世的父亲,著名文史专家、书法家史昱正先生说的。安息了。史昱正先生他最有资格回天堂休息了。
谨深挚祝福史昱正先生!
——祝福先生,是因他为弘扬中华汉字文华做了卓越贡献!
我坚信,
《续千字文》在全国发行后,将引起文学界,史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轰动。这两千个汉字涵盖中华文化五千年文明的基本轮廓,是学习汉字,了解中华文化的首选。
(注: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作家《天地无极》和《寻找那些灵魂》作者)
2011.7.5.
软实力与中华核心文化
—-古今《千字文》
《 千字文》是传承文化薪火
弘扬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
集中华文化之大成的《千字文》从南北朝直到清末,成为世界上现存出书最早、使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千字文》曾作为许多国家的汉字初级读本,不能不说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必读的范本。《千字文》据《尚书故实》载:“梁武帝从王羲之遗书中摭取不重复千字,每字片纸,杂碎无序,命散骑侍郎周兴嗣编为韵语。周一夕缀字成文进上,鬓须皆白。”周兴嗣,字思纂,生活在南朝宋、齐、梁、陈之中的萧梁时期。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代表了中华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一夜之间写出:内容涵盖历史、天文、地理、伦理、教育、农艺、园林、祭祀、饮食于一文,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和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潜藏着人们思想行为的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和审美趣味,具有很强的传承性,成为喜闻乐见,源远流长,千古传颂之诗章。为唐、宋、元、明、清学童开蒙经典教育必读课本,《千字文》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全书一千个不重复字,行文流畅、气势磅礴,文词高度概括。《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是一篇四言长诗。《千字文》全篇主题清晰,章句文理一脉相承,层层推进,语言优美,几乎是句句引经,字字用典,可谓中华国学经典百科知识全书缩影。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真知灼见,让我们倍感中华文化的绵延悠长。
《千字文》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书法作品,其后引来无数书法家的青睐,使《千字文》呈现出美不胜收的千姿百态。书法艺术的神韵,更具有绘画的灿烂,音乐的和谐,舞蹈动感的优美。汉字她“字形藏理,字音通意;她上通天意,下贯物情;是以灵感启示为本,渗思维表达为辅,透体象形为证,三合一的载体”。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更让每个汉字将固有的天赋得以更好的展现,正如五十年代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千字文》的美学光芒愈益显现。历代书法大家,用多种字体写过《千字文》,留下传世名帖。《千字文》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千字文》是向世界展现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人风范的最好教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千字文》是用一千个不同的中文汉字勾划出一部中华文化史的基本轮廓,是一篇非常精简的“中国文化纲领要点”。《千字文》又是中国核心价值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产品的代表。也是中华软实力发展史上经世不朽之作。它将在中华软实力发展史上呈现新的辉煌。
中国汉字泱泱九万之多。国家资讯设备公司汉字文库共收入有出处的汉字九万一千二百五十一个,九四年版《中华辞海》收汉字八万七千零一十九个。汉字中的象形字约有600个,用来描绘有形的物体。会意字有700多个。常用字约两千多个,《千字文》已使用近半。史昱正先生:字一草,号大地之子,1941年生,毕业于南京高级陆军学校。自幼酷爱中华汉字文化,半个世纪临池不缀,潜心研习,练就了坚实的书法功力,形成独具个性的书法体系。史昱正先生在研究书学《千字文》中心灵被感召,以对中华文化崇爱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历时十余年完成编写了与《千字文》无重复字,与本文无重复字,《续千字文》的常用汉字也有十之八、九。”内容同样涵盖天文地理、自然景观、历史人物、社会生活、人生修养等方面内容的四言韵文,并为《千字文》写了浅说。两个千字文内容前后补充,上下呼应,成为汉字文化的优秀姊妹篇章,《续千字文》继承《千字文》寓德于教之传统,两个《千字文》内容涵盖从古到今、兼融中西文化,让世界人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人了解世界文明。《续千字文》补充了千余年来时代变迁之范涵。可以称为古今《千字文》。
中华汉字为中国人创造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汉字记录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汉字神奇、博大精深,一点一画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她乃贯穿中华文明的血脉,负载生命科学和文化知识之全息标志”。以仓颉汉字文化为语言文字载体的汉文化将深刻影响未来世界文化发展格局走向,影响人类文化文明的精神世界。
2010年4月20日谷雨节,联合国把这天设立为第一届中文语言日即“中文日”,
2010年4月20日谷雨节,联合国把这天设立为第一届中文语言日即“中文日”,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古今《千字文》所蕴涵的文化核心
正是契合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经典国学《千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学术文化顶巅之学。国学文化的基础载体是汉语汉字,汉字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记载和传承着人类文化文明的过程,是中华文化文明的基础,奠定中华文化根基,是汉语文化的诗性本源,开启人类的智慧。“汉字”是中华文化宝贵精神财富与优秀文化的核心遗产,也是世界的重要文化资产,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汉字”是中华软实力的代表。让中华民族汉字文化这颗世界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更加绚丽璀璨!
汉字的独特魅力使神州的炎黄子孙倍感骄傲和自豪,也是凝聚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根基。汉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和物质纽带,既是作为海内外华人交流沟通的纽带,也是世界各民族交流沟通的纽带。总书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现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建设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就要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作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说:“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扬祖国的文化传统。”副主席习近平同志指出:“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道理。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习近平副主席又“要求领导干部学习经典、精读经典、领悟经典,对于他们提高素养、升华境界、增强本领、推进工作,意义至为重要”。李光耀在200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如果中国崛起能以文化复兴而不是军事扩张的形式出现,那么全世界包括美国和日本都会被他吸引和影响。中华受人敬仰的不是军威而是文化。”
这些都为我们指明了人生追求和进步的方向和方法。《千字文》所蕴涵的文化核心,正是契合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北京奥运会使中国文化汉字元素“和”在全世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和关注,呈现给世界东方文明古国始终追求世界和平与和谐的风范。充分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软实力。其奔流不息的“和”文化润泽着整个中华民族,使之虽历经风霜、仍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也正是中华文化重塑敬天、感恩、祭祖、孝道的文明形象并影响世界的历史机遇。构建和谐社会、促成和谐世界是这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明确使命。致力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谐!
古今《千字文》贯穿中华
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仁义道德始终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道德根基。我们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优秀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定要倍加珍惜、爱护。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说:“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表现在国民素质、文化发展和道德情操上。我们国家有着5000多年的文化传统。在世界上,历经劫波而现在还保存完整传承下来的文明古国中,中国是一个典范。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扬祖国的文化传统,同时我们也懂得,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文明。只有这样,才能使祖国的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也就是我常说的,只有开放包容,才能使国家强大。”《千字文》蕴含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五个要素血脉相承。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思想道德体系,离不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千字文》对从小培养青少年传统美德和传统审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重塑敬天、感恩、祭祖、孝道的文明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珍惜文化传统,有利于青少年构建健康的精神家园及健康的人格素养,有利于推进全民素质教育。《千字文》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须精神食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李长春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国学经典《千字文》的核心是要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千字文》蕴含怎样做人,遵道做事,守德为人。对做人的标准,成才的途径,都有全面的、精辟的论述,对受教育者的言行都有切实的指导。
古今《千字文》是传播和谐
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范本
中华汉字文化是一种有深刻历史感和人类文明互动的历史文化,一种怀有天下观念和博大精深的博爱文化。坚守和培育民族文化,弘扬国学经典《千字文》文化、推动广大青少年健康的文化精神生活,激发全国青少年热爱华夏文化传统,了解文化、珍惜文化传统,以经典塑造国魂。力挽国民道德的滑坡,拯救心灵,我们只有尊重、热爱、珍惜经典国学,学习、传承、践行国学,才是抓住了教育的根本。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公元(375年至384年)由韩国历史上著名的鸿儒王仁博士将《千字文》、《论语》带人韩国日本,随之成为他们识文习字的启蒙教材,也是他们认识理解中国文化的开始,同时也加深人们间的天然友好亲情感。韩国已故前总统卢武铉从小受的都是汉文教育,6岁时便能把父亲教的《千字文》倒背如流,村里人都叫他“卢天才”这也是他认识人生道理、学习为人处世的开始。“韩国已故前总统金大中7岁接受汉文教育,《千字文》成为金大中认识人生道理、学习为人处世的第一课。”位于韩国西南部全罗南道的灵岩郡,每年4月初都要举行观光节,观光节的现场,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攀登“千字文”台阶的挑战更吸引人“千字文”台阶是用大理石修建的攀山台阶,共250级,每一级石阶上都有用正楷刻写的四个汉字。挑战者须在两名监考官陪同下,用韩语朗读《千字文》,念对一句方可攀登一级,累计读错3个字就被淘汰出局。尽管只有1000字,如果没有一定的汉语基础,要想准确无误地读下来也非易事。虽有难度但“千字文”台阶前从早到晚人流不息。
这无疑代表世人对中华民族绚丽无穷、神奇神圣的汉字文化的认知评价与尊崇。愿《千字文》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当今世界人民的祝福!愿中华民族汉字文化这颗世界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更加绚丽璀璨!
“中华汉字,东方神韵,世界瑰宝,人类财富”!
史君鸿(中国传媒人网高级顾问、中华汉字文化产业网副主编、中华仓颉网副主编、和谐中国网、和谐中国杂志副主编)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千字文》启示后人曰:“孝当竭力忠则尽命”,这句名言应成为每个华夏子孙的座右铭。
《千字文》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全书一千个不重复字,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篇四言长诗。文词高度概括,行文流畅、气势磅礴,内容涵盖历史、天文、地理、伦理、教育、农艺、园林、祭祀、饮食于一文,为唐、宋、元、明、清历代启蒙必读课本。《千字文》传承中华文化功不可没,可谓中华之百科全书缩影。
《续千字文》的编创者、著名的《千字文》研究学者、书法家史昱正先生深刻指出:《千字文》“潜藏着人们思想行为的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和审美趣味,具有很强的传承性,成为喜闻乐见,源源流长、千古传颂的诗章。”
“孝当竭力”指明,儿女尽孝应当竭尽全力。文昌帝君在《元旦劝孝文》中指出:“为人子者,事富贵之父母易,事贫贱之父母难;事康健之父母易,事衰老之父母难;事具庆之父母易,事寡独之父母难。”也就是说,当父母处于贫贱、衰老、寡独困境时,仍能一如既往地尽孝,才可称为竭力尽孝。这不禁使人想起背着母亲上学的河南大孝子张尚昀。他是长春税务学院的大学生。母亲半身瘫痪,无人照顾。他为了完成学业,同时照顾母亲,毅然背起妈妈上长春,边读书、边打工、边照顾妈妈。他洗过盘子,卖过菜,上火车站扛包,到建筑工地运砖,经常一天干十一二个小时。劳累再加上营养不良,1米80的小伙子,体重只有55公斤。没钱坐火车,为了给母亲治病,他硬是登三轮车,从长春,经四平,过沈阳,下锦州,入山海关,用了20多天,穿越800多公里的风雪路程到唐山。尽孝给了他无穷的学习动力,真正做到《千字文》“夙兴温清”的教导,“就是孝敬父母要早起晚睡,要使父母欢喜,冷暖适宜。”日后他在1000多名考生中,以笔试、面试综合考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开封市国税局的公务员。他妈妈的病,经过一所医院的免费治疗,已大有好转。这位当代的大学生堪称竭力尽孝的楷模。应验中国的古话,“百善孝为先”人首先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有一份善养的责任,孝敬父母长存感恩的心,因为滴水之恩将永泉相报,父母恩情重如山,我们若知道这天定的法理并从心里真正遵守,落实在日常实际行动当中,那就会得到天坛祈年殿悬挂“皇天上帝”的祝福,因为天道酬勤也!
“忠则尽命”的现代意义,是指作为国民应当以为民族、为国家献身作人生的最高境界。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流传千古,美誉载入丹青史册,而广泛传送。正是父辈对儿女“忠则尽命”的教诲和嘱托。当代,人们对职业有了更多的自我选择的余地,但无论从事那种工作,都会有风险和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当大难临头、祸从天降时,能否有心理准备毅然“舍生取义”,达到“忠则尽命”的人生最高境界,实在是无法回避的考验。这里,我们不禁想起航天英雄杨立伟和他的战友们,他们每一个人的信念都是:选择了当航天员就是选择了献身,选择了脸不变色、心不跳的“忠则尽命”。
西方文化教导:“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上帝给人类一条蒙福的诫命!中西方文化对于儿女的教导和对于国家期盼是如此稳合,中国人最讲长寿并想得到祝福,那就从孝敬父母开始吧!愿普天下的儿女都孝敬父母、忠于国家,就像《千字文》的教导“资父事君、日严与敬”即:“奉养父母和侍奉君主要做到,严肃、恭敬。”这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美德的核心,共同的价值观,愿她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
本书特色
学汉语
中文500句全篇不重复常用汉字2000个
涵盖中西文化人类文明智慧国学经典百科全书缩影
世界
目录
续千字文注释
续千字文(草书)书法
千字文(草书)书法
续千字文(楷书)书法
千字文(楷书)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