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

封面

作者:王逸舟著

页数:19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3011947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到来之际,中国已远离战争与革命的年代,以一个负责任的新兴大国姿态站立在全球高地上;它同时在调整改革开放头一阶段相对低调、“韬光养晦”的策略,转向更加积极和富有建设性的国际立场。如何在继承邓小平路线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创造性介入全球事务,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更多地推动国际合作?本书对此做了独到精要的讨论,它以近年来中国外交的多个成功案例为切入点,思索里面的创造性“介质”;作者用不同领域的理论发现和场景模拟,支持中国外交的更大作为与想象力。书中主题鲜明、语言生动,寓新鲜深刻的道理于通俗易懂的叙述之间,展示中国外交研究的广阔空间与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

王逸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系主任、《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等职。主要著作有:《匈牙利道路》(1987)、《波兰危机》(1988)、《当代国际政治析论》(1995)、《西方国际政治学》(1998)、《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2003)、《中国外交新高地》(2008)。译著包括:《经济体制》(1987)、《政治与市场》(1992)、《政治学概论》(1993)、《权力精英》(1994)。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先后到过四十多个国家访学、研究和参会;其中,1996年到1997年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做访问学者。

相关资料

王教授的力作,着眼于从解剖外交实践出发,提出了“创造性介入”的理念,具有开拓性和前瞻性,无论是对于理论工作者还是外交实践者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此书的出版能激发学术和政策层面对干涉内政问题的一次全面深入的讨论。——陈健(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大使)。
这部著作是王逸舟教授近年来深刻思考和认真研究的结晶,对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提出了富有见地的观点和分析,值得任何一个关注世界、关心中国的人阅读。新时期中国外交需要理论支持,借用这本书的说法,需要学界的“创造性介入”。——秦亚青(中国外交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中国人该登场了!《创造性介入》一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新时期中国的全球行动者(包括外交官、涉外政府机构、公司、社会公益组织、个人等)在世界舞台上进取有为的大外交画面,彰显了中国从中华民族复兴到世界意识复苏的精神转化和升华过程。本书细节铺展处见灼见,平实叙事中见真知,非常值得一读。——苏长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65年前,乔治?凯南规划的外交策略为美国开创了一个时代。今天,这本书所提出的“创造性介入”在为世界迈入中国时代提供外交上的思想助力。——samuel
liu(美国《中国安全》季刊编辑)。
王逸舟教授从中国外交的丰富实践中提取出多个案例,回击有关中国在全球政治和经济所发挥作用的各种质疑。无论理论或实践意义上,这本书都为中国深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极富思想性和创造性的导向。更深的结合有时或许造成行为体之间的摩擦,但正如王教授指出的那样,它同时令中国和其它行为体有更紧密的利害关系以合作方式解决全球问题。――江忆恩(a.iain
johston)(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本书特色

当代中国外交呼唤新的思维,需要新的理论支持,以开拓新的局面,本书的出版或将成为一个破局之举。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教授在本书中倡导一种“创造性介入”的外交新理念,无论对于学术讨论还是对于政策决策,都颇有启发!《广州日报》《东方早报》等多家媒体已抢先报道。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概念辨识
第二章  案例讨论
案例1  斡旋缅甸
案例2  帮助苏丹
案例3  傅莹方式
案例4  战略对话
案例5  借力东盟
案例6  运筹台海
案例7  朝核机制
案例8  北非撤离
第三章  理论支持
学说1  全球治理说
学说2  海外利益说
学说3  新型主权说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新取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3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