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明代洪武至正德年间的翰林院与文学

封面

作者:郑礼炬

页数:58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004978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明代洪武至正德年间的翰林院与文学》中,文学与史学并重,文化制度与文学交叉研究;着力把握明代馆阁文学中色彩浓厚的儒家特色;认真梳理明代馆阁文学与山林文学、郎署文学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万历年间馆阁文学传统复归的时间节点,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明代后期翰林院与文学研究的深入。 本书将翰林文化与文学相结合,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相结合,考据与批评相结合,视野颇为开阔,思路清晰,分析细致,有理有据,多有发明,颇有新见,将明代翰林文化与文学交叉研究推进了一步。

作者简介

郑礼炬,福建省永泰县人。197□年□月生。□000-□006年,先后师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石家宜教授、陈书录教授,获得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现为福建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010年度“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致力于中国文学批评史、明清馆阁与文学关系交叉研究及福建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等领域研究。在《浙江社会科学》、《中国韵文学刊》、《江海学刊》、《史学集刊》、《江西社会科学》、《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明代正德至嘉靖间湖州岘山社考论——以刘麟为中心》、《李东阳诗歌宗宋研究》等学术论文。

目录



前言

上编 综论

□□章 儒家经学思想与明代翰林院馆阁文学

□□节 明初征召儒士及初建翰林院

第二节 明代永乐以后儒士的作用

第三节 明代文学与文章的含义

第二章 北宋馆阁学士与明代翰林院馆阁文学

□□节 《四库全书总目》论典范意识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诸提要论北宋馆阁文学

第三节 元、明两代的翰林院馆阁文学

第四节 明代翰林院馆阁文学的建设及其发展历程

第三章 明朝翰林院馆阁文学中的地域性因素

□□节 西□□对翰林院馆阁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闽中诗派对明代馆阁诗歌的影响

第三节 吴中作家馆阁文学的成就

中编 作家作品论·明代洪武至景泰年间的翰林院与文学

第四章 洪武年间的翰林院与文学

□□节 明太祖对文艺的干涉和翰林院作家的多种风格

第二节 翰苑文章□□家——明朝首位翰林学士陶安的创作

第三节 洪武初翰林院中浙东派的主要作家

第四节 洪武年间翰林院其他作家的文学成就

第五章 与三杨台阁体风格不同的馆阁作家

□□节 永乐初以解缙为代表的翰林作家群

第二节 从解缙到杨士奇的过渡性作家——梁潜

第三节 台阁体鼎盛之时与之风格不同的馆阁作家

第六章 台阁体

□□节 明代的台阁体和题材个案

第二节 台阁体作家的创作及其文学理论

第七章 正统到景泰年间的翰林院与文学——处于颓势中的翰林院馆阁r文学

□□节 台阁体后期重要作家——王直、陈循

第二节 南陈北李与抗直的刘球

第三节 台阁体后期其他作家

下编 作家作品论·明代翰林院馆阁文学的渐□与复振

第八章 天顺到成化年间的翰林院文学创作

□□节 天顺年间的内阁大学士作家

第二节 “天顺人才,一时极盛”——天顺、成化之间的其他翰林作家

第三节 馆阁大家——倪谦与邱溶

第四节 成化年间翰林院其他馆阁作家与作品

第九章 成化、弘治年间的翰林院与文学

□□节 理学思想浓厚的翰林院作家群

第二节 成化、弘治年间翰林院馆阁大家

第三节 李东阳及其门人的创作

第十章 正德以后明代翰林院与馆阁文学的发展趋势

□□节 李东阳之后明代馆阁文学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正德以后明朝翰林院与政治的关系

第三节 万历末年明朝馆阁文学向传统的回归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明代洪武至正德年间的翰林院与文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31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