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尧山壁著 著
页数:320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545858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尧山壁散文精选
内容简介
尧山壁是中国当代最富成就的散文家之一,他的创作数量大,精品多,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本书内容由人物、风情、游记三部分组成,采用“为老百姓写作”“感同身受”的“近视”视角,最大限度地表现了二十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书中的“人物”部分写亲友、写名家、写普通人和小人物,文笔洗练、老到、传神,细节入文,时带幽默,撼人心扉。“风情”部分重点表现乡间日常生活,极具幽默性、世俗性和民间性,充分体现了尧山壁散文“寓文于野、寓雅于俗”的风格。“游记”部分在风景意蕴的表达上将思维的触角深入生命和文化层次,在情、景、史三者之间以情带景,景以情遣,用情稀释史料,使散文既有“史事”更有“史识”,厚重而好读。作者写生活深处,触社会痛点,使其散文具有艺术感染力量,也具有了史学价值。
作者简介
尧山壁,本名秦桃彬,1939年生于河北隆尧南汪店村。196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申请到邢台县文化馆工作,1965年任河北省文联专业作家,1972年任《河北文学》编辑,1986年任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学时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涉及诗歌、剧本、散文、评论多种体裁。出版著作60余部,其中散文集20余部,有11篇作品入选语文课本。曾获冰心文学奖、孙犁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现任中国散文学会顾问。
本书特色
尧山壁,河北文学界一位辛勤的文学耕耘者,从20世纪的“十七年”到“新时期”,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文学风雨,始终立于激流之中。本书内容由人物、风情、游记三部分组成,表现了二十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恢复并再现了被“十七年”散文过滤掉的那部分生活。作者写生活深处,触社会痛点,故其文有艺术感染力量,复有史学价值。
目录
人 物
003 母亲的河
010 理发的悲喜剧
016 一台织布机
020 老枣树
027 汪老师
032 珍姨的等待
036 魏区长
040 马三
044 忆逢阳
049 想念贾大山
058 汪曾祺
062 怪人汪润
070 哀谷峪
080 忆顾随先生
086 周总理在震中
风 情
093 火的记忆
097 吃蚂蚱
100 过兵
104 一条驴腿
107 童养媳
111 村剧团
114 打老虎
118 土炕上的梦
122 滏阳河
126 黑牡丹
130 寻觅金山
134 粗粮细做
138 补丁的故事
141 吃派饭
145 泽畔藕
149 “保爹派”小汪
153 想起王宝钏
157 画等号
161 三拨子
164 先锋桥
168 何耀明
172 贾村分地
176 耿长锁
181 平顶房的突破
185 “拔瓜”事件
189 天缘
194 马胜利
199 石窝窝
游 记
205 陶醉壶口
209 金山岭长城
213 鸡鸣驿
218 苍山不老
221 雨中长寿山
225 愧对紫金山
229 黄巢峡记
233 北戴河
237 重访白洋淀
243 坎布拉
247 雨游黄龙
252 又见泉城
256 天坑地缝记
261 君山品茗
265 对台戏
269 武侯墓说戏
273 话说苏三
278 朱自清故居
283 艾青故居
287 石头的生命
293 枫丹白露
297 那不勒斯与庞贝
301 海德堡
306 陶醉摩泽尔
309 寻迹凡·高
313 科罗拉多大峡谷
317 马尔克斯与加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