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纪鑫 著
页数:188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313385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中国当代著名散文家曾纪鑫先生的最新读史文章十二篇,内容涉及湖北、安徽、浙江、河南、湖南、重庆等中国各地历史上所诞生的人物与发生的事件,以个人的行走为联系文化的纽带,特别着意于主人公(个体或群体)的行走方式、发展变化、人生价值、社会意义、本体观照与生存启示。
作者简介
曾纪鑫,国家一级作家,《厦门文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有实力派作家、学者型作家之称。出版有文化历史散文《千秋家国梦》《拨动历史的转盘》《永远的驿站》《历史的刀锋》《千古大变局》《历史的可能与限度》,长篇小说《楚庄纪事》《风流的驼哥》,戏剧作品选集《人生是条单行道》《萧何落难》,文化论著《没有终点的涅槃》等
相关资料
李钧:曾纪鑫的这类历史散文不仅具有黄仁宇的“大历史观”,而且达到了“人性、现代性与民族性”的融合,是其散文创作的成熟之作。所谓“人性”是指曾纪鑫对笔下的历史人物抱有“同情的理解”,打破了中国历史书写中的“二元史观”,一扫历史本质主义书写中“见物不见人”的弊病,因而多有祛蔽祛蛊的还原和重建历史的发现。他写人物不虚美、不隐恶、不随意臧否、不泼污水,更不做佛头著粪那样的破坏之事。他为古人去掉神化或鬼化的外衣,将之还原为七情六欲的真实的人,是独特的“这一个”,是血肉丰满的圆形人物。这使他的历史散文充满人的声音、人性细节。
林兴宅:曾纪鑫的文化散文,为探究文化散文的艺术魅力提供了较为成功的范例。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他超凡的才情、智慧和勤奋,沿着文化散文创作的路子走下去,定能在散文领域取得独树一帜的骄人成就。
陈应松: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历史就是崇高,我所理解的崇高总是有历史厚重的影子。从小说的角度看,我认为小人物的历史尤其崇高。但看了曾纪鑫的作品,我明白了大人物的历史也是崇高的,作为某种代表,那些人物与风物都可以让人沉思默想,而且一下可以企及上下五千年。曾纪鑫似乎像个历史的审判官,他是以一个民族的未来为出发点,来审判已逝的历史。
谢泳:曾纪鑫是中国最早写作文化历史散文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位有现实关怀和历史责任感的作家。
谢有顺:曾纪鑫的文字沉重、密实。他对历史的个人观察,史料丰富,见地明晰,温情之中不乏苛责,驳难之时尤见谨慎,隐忍的言辞下面,也往往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心事。他的关切和忧患,使我们站在历史面前,想到的却是现实如何展开、人类如何前行等一系列切身的精神疑难很多的问题,先贤们曾勇敢地面对,我想,今天的我们同样无法回避。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当代著名文化历史散文作家曾纪鑫的新近作品结集。内容涉及作者近年所到过的向阳湖五七干校、历史上著名的武赤壁、李自成墓所在地九宫山与夹山寺、宋史中极为重要的开封与赵家堡、呼和浩特南郊的昭君墓、松赞干布墓所在的藏王墓区、曾诞生过“公安三袁”的湖北公安,极富传奇色彩的安徽天柱山等地。作品对作者所访之地的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了详尽的考证与输理,如赵匡胤、李自成、曹操、王昭君等人,并对历史上的人和事进行了自己独到的深刻的判断与总结。同时,因为作者均曾身临其境,并能够结合自己的所临所感所闻所思,将学术考证与个人的感悟进行融合,又较之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文章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现场感。
目录
昨天并未远去
英雄的出路与末路
从汴京到赵家堡
高原壮歌
谁的赤壁
边塞秋风
下卷
湖北人
鄂西三“神”
边缘化的沃土
西塞山下龙舟会
在北碚
天地过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