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经纶等著
页数:424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28441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政策创新(2023)
内容简介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充分发挥社会政策创新的助推效应,既要从理论维度思考社会政策创新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又要从实践维度思考如何以高质量社会政策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高质量社会政策创新的出发点。本书延续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政策创新(2021)》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政策创新(2022)》的结构布局与写作逻辑,基于对全国性年度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对事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多个社会政策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书包括一篇总报告和九篇专题报告。总报告交代了2023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调查的研究设计、基本情况和主要发现。专题报告部分既延续了对重点议题的讨论,也结合当前社会政策发展与社会热点进行了适当调整,涵盖了困难群体、收入差距、延迟退休、老人照顾及配套支持、儿童照顾及配套支持、流动儿童的教育保障、家庭-工作-生活平衡、职工生活品质及乡村振兴战略等议题。本书可以为从事社会政策、社会保障与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和实务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简介
岳经纶,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
目录
总报告 以高质量社会政策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一 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社会政策创新
二 2023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调查研究设计
三 2023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调查基本情况
四 2023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调查主要发现
专题报告一 公众认知视角下困难群体的人群指向与保障措施
一 文献综述
二 困难群体帮扶体系的典型案例
三 变量操作化与研究方法
四 公众认知视角下困难群体的基本特征:人群指向与保障措施
五 公众认知视角下困难群体人群指向与保障措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六 结论与建议
专题报告二 个人社会支出与主观阶层认同
一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二 个人社会支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三 个人社会支出的差异分析
四 居民主观阶层认同现状及其差异分析
五 个人社会支出对居民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
六 结论与建议
专题报告三 公众偏好与延迟退休配套措施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设计
四 公众延迟退休配套措施偏好分析
五 结论与建议
专题报告四 老人照顾服务利用与支持措施偏好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设计
四 老人照顾支持措施的偏好分析
五 结论与建议
专题报告五 公众对生育支持政策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 引言
二 政策背景
三 文献综述
四 数据和方法
五 公众对生育政策的态度分析
六 结论与建议
专题报告六 公众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 文献综述
三 流动儿童教育保障现状
四 数据来源和研究设计
五 公众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态度
六 公众对该流动儿童教育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七 公众对保障流动儿童教育权益的政策建议分析
八 结论与建议
专题报告七 基于社会性别的工作-生活平衡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一 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社会政策创新
二 2023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调查研究设计
三 2023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调查基本情况
四 2023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调查主要发现
专题报告一 公众认知视角下困难群体的人群指向与保障措施
一 文献综述
二 困难群体帮扶体系的典型案例
三 变量操作化与研究方法
四 公众认知视角下困难群体的基本特征:人群指向与保障措施
五 公众认知视角下困难群体人群指向与保障措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六 结论与建议
专题报告二 个人社会支出与主观阶层认同
一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二 个人社会支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三 个人社会支出的差异分析
四 居民主观阶层认同现状及其差异分析
五 个人社会支出对居民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
六 结论与建议
专题报告三 公众偏好与延迟退休配套措施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设计
四 公众延迟退休配套措施偏好分析
五 结论与建议
专题报告四 老人照顾服务利用与支持措施偏好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设计
四 老人照顾支持措施的偏好分析
五 结论与建议
专题报告五 公众对生育支持政策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 引言
二 政策背景
三 文献综述
四 数据和方法
五 公众对生育政策的态度分析
六 结论与建议
专题报告六 公众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 文献综述
三 流动儿童教育保障现状
四 数据来源和研究设计
五 公众对流动儿童教育的态度
六 公众对该流动儿童教育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七 公众对保障流动儿童教育权益的政策建议分析
八 结论与建议
专题报告七 基于社会性别的工作-生活平衡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