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黄宾虹入蜀山水精品册

封面

作者:鄢盛焕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358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黄宾虹入蜀山水精品册》是黄宾虹当年游历四川时所画的作品,是市场上首次出版,也是其作品首次面世。黄宾虹作为现代杰出国画大师,在书画界影响深远,其作品一直被书画爱好者临摹学习以及收藏。本书精装装订,配以书匣采用种纸印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此册山水为黄宾虹晚年绘画中的精品,浑厚华滋,多记游之作,技法精湛题字也多有精妙画论。本册绘画属于首次面世,《黄宾虹全集》里收入的这一时期山水画,也无此精彩之作。对我们研究学习其山水画艺术尤其珍贵。

作者简介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朴岑,亦作朴丞、劈琴,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等,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艺术教育家,与齐白石合称“南黄北齐”。

主要绘画作品有《蜀江归舟图》《焦墨山水》《九子山》等;出版画册有《黄宾虹纪游画册》《黄宾虹山水画册》《黄宾虹山水画集》《黄宾虹写生画册》《黄宾虹山水写生画册》《黄宾虹画集》等;出版著作有《陶玺文字合证》《古印概论》《古籀论证》《古文字释》《古画微》《虹庐画谈》《鉴古名画论》《黄山画家源流》《画法要旨》《宾虹草堂印谱》《画学编》《宾虹杂著》《宾虹诗草》《美术丛书》《神州大观》《神州国光集》《中国名画集》等。

黄宾虹于1881年师从陈春帆学画;1886年师从画家郑姗绘山水,又从学于陈若水绘花鸟;1904年,任教于芜湖安徽公学;1909年,创作作品《歙县渔梁》《水墨山水》等;1916年,创作作品《黄山狮子林》《写陆放翁诗意》等;1925年,创作作品《遥山苍翠》;画史专著《古画微》刊行;1930年,任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教席、新华艺专国画教授,作品参加比利时独立一百周年纪念国际博览会,获“珍品特别奖”,另创作作品《绿绮园图》;1954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并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1955年,获评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3月25日,在杭州逝世,享年90岁。

相关资料

本书是黄宾虹当年游历四川时所画的作品,是市场上出版,也是其作品面世。黄宾虹作为现代杰出国画大师,在书画界影响深远,其作品一直被书画爱好者临摹学习以及收藏。本书精装装订,配以书匣采用特种纸印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本书特色

8开布面精装,重庆出版社出版

精美函套搭配书匣式方脊精装,筒子页仿古装订,增添了其独特的艺术质感和收藏价值。

黄宾虹,中国近现代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艺术教育家,与齐白石合称“南黄北齐”。

黄宾虹于1881年师从陈春帆学画,1886年师从画家郑姗绘山水,又从学于陈若水绘花鸟。

黄宾虹擅长中国画山水、美术史论、书法篆刻、诗歌等。其画风与丰富多变的笔墨,蕴涵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自然内美的美学取向。

2023年5月,黄宾虹被列入“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其作品一律不准出境。

友情提示:本书为老书,有自然旧斑点,介意的读者慎拍

本书是黄宾虹当年游历四川时所画的作品,是市场上首次出版。黄宾虹作为现代杰出国画大师,在书画界影响深远,其作品一直被书画爱好者临摹学习以及收藏。《黄宾虹入蜀山水精品册》精装装订,配以书匣采用特种纸印制,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此册山水为黄宾虹晚年绘画中的精品,浑厚华滋,多记游之作,技法精湛题字也多有精妙画论。《黄宾虹全集》里收入的这一时期山水画,也无此精彩之作。对我们研究学习其山水画艺术尤其珍贵。

前言

画图挽住千林秋——黄宾虹《蜀游册》

郎绍君

嘉陵山水江上游,一日之迹吴装收。烟峦浮动恣槃礴,画图挽住千林秋。

——宾虹诗草·题画嘉陵山水

一九三二年九月,黄宾虹偕青年画家吴一峰入蜀,至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四日还沪。十月六日《申报》刊《黄

宾虹简历》云:『黄宾虹先生,近年游览名山大川,为增进其诗料画稿之助,去秋入蜀,溯江而上,经夔、巫三峡

至巴渝,由泸、叙往嘉州,登峨眉,观雪山红叶之胜。居成都数月,得瞻公私藏古物甚伙,春夏之间,往青城,登轩

辕峰,出灌县,观离堆分江筑堰处,逾龙泉驿,渡嘉陵江,下渠河,由合川还渝州,返沪渎,得诗百余首,画近二百

纸。』王中秀《黄宾虹年谱》认为此「简历」『出黄宾虹之手』。览此册所绘二十六景,如天兴港、怀宁山、流浪

洑、二涧滩、都天庙、临湘矶、陆溪口、东西梁山、新滩、泸州南溪、乐山、眉山、峨眉、龙泉驿等,含入蜀、居蜀

及离蜀途中游观写生之景,正可与上述「简历」相印证。宾翁六十五岁后远游粤桂、荆楚、齐鲁、燕赵、川蜀,而历

时最久、行程最远、所获最丰的一次,即川蜀之游。其《题蜀游山水》说:『余游川蜀,朝夕所见,林峦烟雨,隐显

出没,无不摹写,草稿囊槖中,归而乘兴挥洒,笔酣墨饱,益见自然。』又有《题画嘉陵山水》曰:『秋寒瑟瑟窗牖

入,唐人縑楮无真迹。我从何处得粉本,雨淋墙头月移壁。』这些都表明,蜀游对他晚年山水画的影响,是深刻的。

宾翁有多部《蜀游册》。此册每页22.7厘米×16.6厘米,其中十四页乾隆纸,十二页夹江纸。某私藏宾翁《山水

册》,有『前蜀游北碚,得乾隆楮,作画百十余件』题句。查宾翁游北碚,约在一九三三年八月初,时由蓉返渝,经

合川、澄江到北碚,曾小住温泉寺,在段虚谷陪同下,纵游缙云山。由此可知,乾隆纸之十四页,只能作于在渝期间

或返沪之后。用夹江纸所作之十二页,有一页画龙泉驿——龙泉驿亦离蓉返沪途经之地,故亦只能作于渝或沪。此册

的笔路、气息与风格,与宾翁癸酉年作于沪上之巨幅《蜀山图轴》极相近,故可初步推定为癸酉下半年或稍晚之作。

册中各页皆以细毫勾画点染,以淡墨为主调而能浑沦丰富,小小画面,山峦重叠,坡岸起伏,草木葱郁,游人舟渡,

晰然入目,可谓笔密而景阔,幅微而境深。较之耋年之『黑宾虹』更切近造化,较之中岁勾古之作更富心源之裁。当

代画界与市场,重宾翁点画离披、积泼叠加之作,轻其工致细密或疏朗淡雅之作,殊不知宾翁山水,无论工与写、黑

与白、重与轻、粗与细、迟与速、清与浑,或兼取众法诸貌,各有其独到的特点和价值。

《蜀游册》在笔墨上的特点,一是适中,二是松,三是纳丰富于单纯。『适中』,是说它对工与写、勾与皴、

润与枯、清与浑、浓与淡、厚与薄、黑与白、虚与实的把握,大抵坚守兼取、适中的原则,对某一端的强调,总是适可

而止,不趋。 大致说来,它是写中有工,润中有枯,程度不同地折中重与轻、清与浑、虚与实、黑与白,有法但

不拘于法,自由但不恣情纵意,严谨又灵动,而不像耋年之作(八十九岁前后)那么恣情纵意。这正是宾翁从中年到晚

年的基本面貌与追求。『松』,是说画家用笔松静自然,举重苦轻,不刻意,不拘谨,不板滞,不枯梗。这种『松』源

于画家心态的平和和忘技之技巧,是笔墨功夫的最高境界之一。宾翁早、中年笔墨不同程度地存在拘与紧,约七十岁前

后,渐入松静之境,他说蜀游归来『乘兴挥洒,笔酣墨饱,益见自然』,恰与这一变化相暗合。纳丰富于单纯,是说其

勾皴多变、点染浑厚,而笔墨运行仍能有节有律,并与形体浑然一体,看上去单纯和谐。

宾翁虽画了不少蜀游山水,但像《蜀游册》这样的作品出版并不多。王伯敏先生主编的《黄宾虹全集·山水册页》

卷,收入蜀游之作亦数页而已。重庆出版社精印此册,必将有助于黄宾虹山水画研究,受到艺术界和广大爱好者的欢

迎。

二○一○年十月二十二日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黄宾虹入蜀山水精品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20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