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绿色创业视域下我国家庭农场差异化发展模式研究

封面

作者:张承龙

页数:252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18610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绿色创业视域下我国家庭农场差异化发展模式研究

内容简介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以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特别是中国在向世界郑重承诺“3060”双碳目标后,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理应探求新的模式。我国部分地区的家庭农场已逐步采用机械化、适度规模化经营,但是,家庭农场依然存在着经营模式同质化、增产不增收、农业劳动人口持续流失、年龄结构不断老化等普遍性问题。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编著的系列《中国家庭农场发展报告》显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抽样家庭农场面积绝大部分集中于100-500亩间,占比超过60%,种植类家庭农场超过62%,从全国各省份出台的家庭农场奖补优惠政策来看,200及以上面积的、种植型家庭农场更易享受政府奖补政策,与此同时,报告又显示3000余抽样家庭农场2019年的平均总收入同比下降超10%;国土面积仅两个半北京大的荷兰却是高质量农产品出口世界“冠军”,这得益于其家庭农场生态化发展策略。绿色创业是一种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等多要素的机会识别与开发活动,其整合了“商业性”和“绿色性”两个维度目标,利于我国家庭农场长远与差异化发展。家庭农场既是激发我国农村经济活力的重要推力,也是农业生态涵养的“在地化”力量,其天然具有绿色创业基因,故绿色创业、精准智慧将会成为实现我国家庭农场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手段。

作者简介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以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特别是中国在向世界郑重承诺“3060”双碳目标后,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理应探求新的模式。我国部分地区的家庭农场已逐步采用机械化、适度规模化经营,但是,家庭农场依然存在着经营模式同质化、增产不增收、农业劳动人口持续流失、年龄结构不断老化等普遍性问题。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编著的系列《中国家庭农场发展报告》显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抽样家庭农场面积绝大部分集中于100-500亩间,占比超过60%,种植类家庭农场超过62%,从全国各省份出台的家庭农场奖补优惠政策来看,200及以上面积的、种植型家庭农场更易享受政府奖补政策,与此同时,报告又显示3000余抽样家庭农场2019年的平均总收入同比下降超10%;国土面积仅两个半北京大的荷兰却是高质量农产品出口世界“冠军”,这得益于其家庭农场生态化发展策略。绿色创业是一种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等多要素的机会识别与开发活动,其整合了“商业性”和“绿色性”两个维度目标,利于我国家庭农场长远与差异化发展。家庭农场既是激发我国农村经济活力的重要推力,也是农业生态涵养的“在地化”力量,其天然具有绿色创业基因,故绿色创业、精准智慧将会成为实现我国家庭农场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手段。由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数据显示,我国智慧农业建设快速起步,2021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为25.4%,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占农产品销售总额的比例接近15%(详细数据为14.8%),这说明我国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已逐步得到提升,农产品的交易已迈上数字化、信息化的快速通道,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寻找新的路径和方向,特别是智慧农业、设施农业以及订单农业的大背景下,需要给予其更深、更新的理论与实践内涵。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及框架结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绿色创业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家庭农场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相关理论依据
第三章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及家庭农场差异化发展路径选择初探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概况与居民消费趋势分析
第三节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者转型发展特征分析
第四节 我国家庭农场差异化发展路径选择分析
第四章 我国家庭农场绿色创业的多案例比较分析:基于创业叙事视角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第四节 多案例分析研究发现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讨论
……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绿色创业视域下我国家庭农场差异化发展模式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1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