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毅刚 等著
页数:381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096134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碳排放交易制度的中国道路–国际实践与中国应用》在简明介绍排放权交易的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追溯至排放交易体系的实践源头——20世纪70年代美国排放交易实践及酸雨汁划,着重、全面、系统地梳理了2011年前全球主要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基本情况、设计特征及其逻辑原理、管理操作方面的经验教训,充分分析并吸取我国二氧化碳排污权交易实践的得失,并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国际竞争形势,提出我国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基本原则、步骤与路径、机制没汁细节,并创新地提出发展中国家建立总量控制与交易型体系的可行性操作电路——总量分量控制方法。
作者简介
王毅刚,经济学博士,目前担任北京环境交易所副总经理。致力于财经研究。在证券、期货等资本市场领域有着成功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中国最早的期货证券行业从业人员,对碳交易这一新兴的市场具有独立的见解和判断。
葛兴安,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公共政策与管理硕士,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现任北京环境交易所特定行业特定地区碳交易试点服务中心副主任。致力于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和机制设计研究。曾在政府机关工作,有着丰富的政策研究、制定和执行经验。
邵诗洋,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任北京环境交易所特定行业特定地区碳交易试点服务中心高级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BETA)协调人,独立电力生产商协会(IPPF)北京分部联席主席。主要研究方向是ETS设计、可再生能源与能效投融资。
本书特色
由王毅刚等编著的《碳排放交易制度的中国道路——国际实践与中国应用》详细分析了国外主要碳交易市场的形成、发展及运作机制,并对我国碳交易体系建立的原则、架构、发展步骤、定价机制和交易试点的设计等方面都提出了开创性的建议。本书的出版适应了我国各地区积极探索和努力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形势,对于推进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的碳交易的形成将有重要参考价值,对相关科研人员、企业家和政府工作者都会带来有益的启示。我国碳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尚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
目录
第一节 何为气候变化
第二节 气候变化带来的系统性挑战
第三节 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第二章 排放交易基本概念
第一节 排放交易基本理论
第二节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
第三节 排放交易的国际实践
第四节 机制设计理论与排放交易
第三章 美国早期排放交易实践
第一节 早期排放交易计划
第二节 酸雨计划
第三节 美国早期排放交易计划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京都议定书》下的国际碳排放交易模式
第一节 《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