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郑义寅
页数:27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3000412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1世纪高等继续教育精品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重点,以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为背景,力图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目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与历史进程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第三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与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节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节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第三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第四节 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第三节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二节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三节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节选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百年来中国人民渴望实现的梦想。为挽救民族危亡,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中国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从各自立场出发,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分别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奋斗。而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证明,单纯的农民阶级革命,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革命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的命运。而历史证明,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和西方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老路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是科学的革命理论。中国革命要想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必须寻找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指导思想。这个新的领导阶级就是无产阶级,这个新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其斗争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一成立,便领导中国人民投入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斗争。在这一伟大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独立地、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概括地总结了革命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毛泽东思想的仁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科学指导思想,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活的灵魂构成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属于马克思主义体系范畴,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人民的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根据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对一系列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所形成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