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鸣岐,王保民,余述凡编著
页数:268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
ISBN:97875624246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系列教材: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第2版)》是高等学校21世纪机械学科教学改革教材之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系列教材: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第2版)》是为满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需要而编写的,也是《机械原理》教材的配套资料。全书共13章和2个附录。主要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机械创新设计、机械系统的组成、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汁、平面杆机构的运动分析与力分析,以及实现各种运动的常用机构的功能、结构特点和应用示例,提供了平面杆机构的运动分析与力分析计算机子程序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所需的一些资料。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系列教材: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科技人员从事机械产品开发和创新设计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总论
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地位与作用1.2 机械设计概述1.2.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
1.2.2 机械设计的基本特征
1.2.3 机械设计的逻辑步骤1.2.4 机械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步骤1.2.5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和内容
第2章 现代设计方法与机构创新设计2.1 设计方法及其发展
2.2 现代设计方法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2.2.1 创造力的构成及其思维方式2.2.2 创造性思维
2.2.3 创新技法2.3 机构创新设计方法2.3.1 机构组合创新法2.3.2 机构变异创新法2.3.3 机构再生运动链创新法2.3.4 平动齿轮传动机构的创新示例2.3.5 机构演变与创新示例(自行车的演变与创新)
第3章 机械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特点3.1 机械系统的组成3.2 常用原动机的种类和选择3.2.1 常用原动机的分类3.2.2 常用原动机的输出运动形式3.2.3 常用原动机的特点3.2.4 选择原动机时应考虑的因素
3.3 传动装置的类型、特点及选择3.3.1 机械系统中传动装置的作用3.3.2 传动的分类3.3.3 传动类型的选择3.3.4 定传动比传动类型的选择3.3.5 有级变速传动的选择3.3.6 无级变速传动类型的选择3.3.7 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
3.4 工作机(执行机构)及其机械特性
3.5 控制系统
3.5.1 控制系统及其组成3.5.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第4章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4.1 机械运动简图的表示和绘制
4.2 机械系统执行构件的协调设计和运动循环图4.2.1 机械系统中的执行机构与执行构件
4.2.2 执行构件的协调设计4.2.3 机械系统执行构件的运动循环图4.3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与拟定4.3.1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构思与拟定的原则
4.3.2 机械系统的功能分析4.3.3 机械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4.3.4 机械系统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
4.3.5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和拟定4.3.6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实例第5章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评价
5.1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评价概述5.2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
5.3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评价方法5.4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评价举例第6章 匀速与非匀速连续转动机构6.1 定值传动比连续转动机构6.1.1 摩擦轮机构6.1.2 齿轮机构6.1.3 连杆机构6.1.4 带传动6.1.5 链传动6.2 可调定值传动比连续转动机构6.2.1 有级可调定值传动比机构6.2.2 无级可调定值传动比机构6.3 非匀速转动机构6.3.1 非圆齿轮机构6.3.2 连杆机构6.3.3 组合机构第7章 往复运动机构7.1 往复移动机构7.1.1 一般往复移动机构7.1.2 有急回运动特性的往复移动机构7.1.3 行程增大(缩小)的往复移动机构7.1.4 有增力特性的往复移动机构7.2 往复摆动机构7.2.1 一般往复摆动机构7.2.2 有急回特性的往复摆动机构7.2.3 摆角增大(缩小)的往复摆动机构7.3 行程可调的往复运动机构7.3.1 调节曲柄长度机构7.3.2 调节机架长机构7.3.3 调节导轨方位机构7.3.4 其他可调机构第8章 间歇运动、单向和换向机构8.1 间歇转动机构8.1.1 棘轮间歇运动机构8.1.2 槽轮间歇机构8.1.3 凸轮间歇机构8.1.4 不完全齿轮间歇机构8.1.5 偏心轮分度定位机构8.2 间歇摆动机构8.2.1 单侧停歇摆动机构8.2.2 双侧停歇摆动机构8.2.3 中途停歇摆动机构8.3 间歇移动机构8.3.1 单侧间歇移动机构8.3.2 双侧间歇移动机构8.4 换向、单向机构8.4.1 换向机构8.4.2 单向机构第9章 差动机构和气、液驱动连杆机构9.1 差动机构9.1.1 差动螺旋机构9.1.2 差动齿轮机构9.1.3 差动连杆机构9.1.4 差动滑轮机构9.1.5 组合机构9.2 气、液驱动连杆机构第10章 导引机构10.1 点的导引机构10.1.1 直线导引机构10.1.2 加工非圆机构10.1.3 工艺轨迹机构10.2 刚体导引机构第11章 空间连杆机构和其他机构11.1 空间连杆机构11.1.1 闭式链空间机构11.1.2 机械手
11.2 电磁机构第12章 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与力分析12.1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12.2 平面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12.3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与动态静力分析示例第13章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汇编
13.1 四工位加工机床的刀具进给系统和工作台转位系统设计13.2 铁板输送机设计13.3 平压模切机设计13.4 医用棉签卷棉机设计13.5 平压印刷机设计13.6 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设计13.7 平台印刷机主传动系统设计13.8 半自动钻床设计13.9 推瓶机设计13.10 自动打印机设计13.11 三面切书自动机设计13.12 破碎机设计13.13 15吨压片机设计13.14 书本打包机设计附录
附录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要求
附录Ⅱ 常用电动机规格
参考文献
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地位与作用1.2 机械设计概述1.2.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
1.2.2 机械设计的基本特征
1.2.3 机械设计的逻辑步骤1.2.4 机械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步骤1.2.5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和内容
第2章 现代设计方法与机构创新设计2.1 设计方法及其发展
2.2 现代设计方法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2.2.1 创造力的构成及其思维方式2.2.2 创造性思维
2.2.3 创新技法2.3 机构创新设计方法2.3.1 机构组合创新法2.3.2 机构变异创新法2.3.3 机构再生运动链创新法2.3.4 平动齿轮传动机构的创新示例2.3.5 机构演变与创新示例(自行车的演变与创新)
第3章 机械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特点3.1 机械系统的组成3.2 常用原动机的种类和选择3.2.1 常用原动机的分类3.2.2 常用原动机的输出运动形式3.2.3 常用原动机的特点3.2.4 选择原动机时应考虑的因素
3.3 传动装置的类型、特点及选择3.3.1 机械系统中传动装置的作用3.3.2 传动的分类3.3.3 传动类型的选择3.3.4 定传动比传动类型的选择3.3.5 有级变速传动的选择3.3.6 无级变速传动类型的选择3.3.7 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
3.4 工作机(执行机构)及其机械特性
3.5 控制系统
3.5.1 控制系统及其组成3.5.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第4章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4.1 机械运动简图的表示和绘制
4.2 机械系统执行构件的协调设计和运动循环图4.2.1 机械系统中的执行机构与执行构件
4.2.2 执行构件的协调设计4.2.3 机械系统执行构件的运动循环图4.3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与拟定4.3.1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构思与拟定的原则
4.3.2 机械系统的功能分析4.3.3 机械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4.3.4 机械系统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
4.3.5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和拟定4.3.6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实例第5章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评价
5.1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评价概述5.2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
5.3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评价方法5.4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评价举例第6章 匀速与非匀速连续转动机构6.1 定值传动比连续转动机构6.1.1 摩擦轮机构6.1.2 齿轮机构6.1.3 连杆机构6.1.4 带传动6.1.5 链传动6.2 可调定值传动比连续转动机构6.2.1 有级可调定值传动比机构6.2.2 无级可调定值传动比机构6.3 非匀速转动机构6.3.1 非圆齿轮机构6.3.2 连杆机构6.3.3 组合机构第7章 往复运动机构7.1 往复移动机构7.1.1 一般往复移动机构7.1.2 有急回运动特性的往复移动机构7.1.3 行程增大(缩小)的往复移动机构7.1.4 有增力特性的往复移动机构7.2 往复摆动机构7.2.1 一般往复摆动机构7.2.2 有急回特性的往复摆动机构7.2.3 摆角增大(缩小)的往复摆动机构7.3 行程可调的往复运动机构7.3.1 调节曲柄长度机构7.3.2 调节机架长机构7.3.3 调节导轨方位机构7.3.4 其他可调机构第8章 间歇运动、单向和换向机构8.1 间歇转动机构8.1.1 棘轮间歇运动机构8.1.2 槽轮间歇机构8.1.3 凸轮间歇机构8.1.4 不完全齿轮间歇机构8.1.5 偏心轮分度定位机构8.2 间歇摆动机构8.2.1 单侧停歇摆动机构8.2.2 双侧停歇摆动机构8.2.3 中途停歇摆动机构8.3 间歇移动机构8.3.1 单侧间歇移动机构8.3.2 双侧间歇移动机构8.4 换向、单向机构8.4.1 换向机构8.4.2 单向机构第9章 差动机构和气、液驱动连杆机构9.1 差动机构9.1.1 差动螺旋机构9.1.2 差动齿轮机构9.1.3 差动连杆机构9.1.4 差动滑轮机构9.1.5 组合机构9.2 气、液驱动连杆机构第10章 导引机构10.1 点的导引机构10.1.1 直线导引机构10.1.2 加工非圆机构10.1.3 工艺轨迹机构10.2 刚体导引机构第11章 空间连杆机构和其他机构11.1 空间连杆机构11.1.1 闭式链空间机构11.1.2 机械手
11.2 电磁机构第12章 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分析与力分析12.1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12.2 平面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12.3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与动态静力分析示例第13章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汇编
13.1 四工位加工机床的刀具进给系统和工作台转位系统设计13.2 铁板输送机设计13.3 平压模切机设计13.4 医用棉签卷棉机设计13.5 平压印刷机设计13.6 精压机冲压及送料系统设计13.7 平台印刷机主传动系统设计13.8 半自动钻床设计13.9 推瓶机设计13.10 自动打印机设计13.11 三面切书自动机设计13.12 破碎机设计13.13 15吨压片机设计13.14 书本打包机设计附录
附录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要求
附录Ⅱ 常用电动机规格
参考文献















